城市燃气协会二甲醚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陈卫国:二甲醚产业缺乏掺烧的行业标准,目前一般按照20%的比例进行掺烧,但仍有待政策的明确。目前,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已成立了专门的城市燃气协会二甲醚专业委员会,与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协会醇醚委员会共同商讨制定这个标准,不过标准什么时候能出台尚不可知。
tujian.org
当然,二甲醚产业的问题并不仅限于缺乏掺烧标准,关键是整个产业环境尚未培育起来。例如二甲醚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对于钢瓶的橡胶密封圈、灶具输气管等都有可能造成腐蚀,存在安全隐患。如果明确了可以进行掺烧,那么现有的钢瓶和燃气灶具等都要进行改造。现在,对于二甲醚专用钢瓶已经有了一个标准,不过尚未公布。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二甲醚本身是石化产业中的一种小产品,价格已经放开,随市场波动,比较灵活。在目前的市场状况下,建议一些大型的二甲醚项目可以考虑暂缓投产。事实上,我们国内的需求量总共才几百万吨,在大批新上的项目中有的单个项目产能就达到300万吨,如果市场应用不能有效扩大,那么产能过剩是必然的。另外,在市场不好的情况下,二甲醚还可以考虑继续深加工,这样经济上可能更合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二甲醚产业的投资并不大,制定国家标准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怎么去推广应用,培育下游市场。这方面要做的工作太多了,绝不是短时间内能解决的。 广东省油气商会燃气部部长庄荣金:二甲醚作为新兴能源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应从三个方面进行规范。一是国家有关部门在产业化及配套政策上应加以扶持,加强引导,促进我国二甲醚工业的快速发展;二是相对其他产品,二甲醚作为替代能源的条件较好,生产技术较成熟,进入门槛不高,因此,目前国内建设装置较多,今后我国在二甲醚生产项目建设上应避免一哄而上,避免重复建设;三是二甲醚与LPG的掺烧消费量有限,应扩大二甲醚的其他使用领域。如在二甲醚汽车的产品研发和最终产品实现方面,国内企业和有关科研院所仍需产、学、研相结合,尽快推动二甲醚汽车的规模运行。 久泰能源集团客户管理部部长高辉:在二甲醚市场上,城镇应用占了61%,乡镇应用占10%,工业应用占20%,而车用不过9%。为此,要提高二甲醚的应用范围,例如向车用替代和纯工业燃烧方向发展。二甲醚是世界公认的理想车用燃料,主要以替代柴油为方向。随着油价恢复性上涨和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改革,规模化推广条件已经成熟。据测算,同一型号的大巴车每100千米柴油油耗为25升,耗二甲醚为50升。按照目前国内市场0号柴油价格5元/升、二甲醚价格2元/升计算,使用二甲醚燃料每100千米燃油支出至少比用柴油要节省20%以上。因此,尽快开放下游市场,推进车用二甲醚的应用是一条出路。 tujian.org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巡视员陈世海:在我国石油资源短缺、煤资源相对丰富的情况下,积极发展二甲醚等煤基石油替代产品十分必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加强协调、相互配合,进一步加大对二甲醚产业的支持力度,努力为相关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tujia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