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化工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中东聚烯烃市场蓄势待发
2009-08-27

受金融危机冲击,中东地区聚烯烃市场需求目前处于低位水平,聚烯烃出口也因大环境疲软而下降,但随着市场复苏以及各国政府实施优惠的产业政策,未来中东地区聚烯烃市场有望实现平稳增长。现在,中东生产商已经意识到,必须从单纯依赖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向同时发展其他增长领域的分散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这种观念变化将成为未来7-10年该地区聚烯烃工业迅速发展的动力。美国增长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在近日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对这一市场进行了具体分析。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包装需求将带动市场反弹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报告指出,2008年中东聚烯烃市场容量为182万吨,同比增长4.9%,预计2015年将达223.4万吨,年均增长率为3.0%。其中,聚乙烯的市场需求量最大,2008年占到聚烯烃市场需求的69%。聚丙烯其次,贡献了约31%的需求量。从该地区各个国家对聚烯烃的需求来看,沙特阿拉伯是最大的市场,占57%的市场容量。阿联酋次之,市场容量为26%。其余四国科威特、卡塔尔、巴林和阿曼占有剩余的市场容量。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东聚烯烃市场目前增长水平仍不高。2008年聚乙烯市场容量为125万吨,预计2015年将达151.6万吨,年均增长率为2.8%;聚丙烯市场容量为57万吨,预计到2015年将达71.7万吨,年均增长率为3.3%。由于经济发展减缓,预计2009年该地区的聚烯烃产量将低于2008年水平。然而,由于该地区购买力较强,当地对包装产品的需求并未受经济运行形势太大影响,只是出口需求将在未来两年有所缩减。用于住宅和商业建筑的聚烯烃材料也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而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项目的聚烯烃预计不会有太大缩减,原因是大部分新项目将如期开工,而新项目对聚烯烃材料的需求仍十分旺盛。包装等行业的需求增加将带动聚烯烃市场在2010年反弹。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聚烯烃价格战不可避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报告认为,目前中东聚烯烃产能的快速增加,很可能使该市场在2010年左右出现产能过剩,并将不可避免地使欧洲、亚太、北美和南美等地的聚烯烃供应商陷入价格战的漩涡之中。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原油供应和客户需求是聚烯烃市场最大的两个驱动因素。中东拥有世界上大部分原油资源,但受限于自身消费空间不大,石化产品的终端用户市场规模不够大。与之相反,亚太地区的人口密集,对聚烯烃需求旺盛,自身却缺乏原油供应。中东地区2011年前后将成为全球主要的聚烯烃材料产地之一。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转变观念垂直一体化经营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弗若斯特沙利文公司认为,中东地区生产的聚烯烃主要用于满足当地市场和出口需求。从当地市场来看,未来对聚烯烃需求将增长。要想扩大当地市场需求,聚烯烃供应商应主动帮助下游用户部署新设备并开发新产品。为此,生产商应采取以下行动:首先,对现有的销售渠道和库存等重新进行分析,了解市场结构的变化。那些致力于优化销售网络的公司未来将会获得更大的利润。其次,聚烯烃供应商若想继续生存并保持业绩增长,必须了解终端客户的需求,加强客户管理。此外,生产商应将新产品开发作为发展的重点。虽然当前该地区聚烯烃生产技术还不够成熟,不能完全按照终端客户的需求进行定制化生产,但这无疑将是未来市场发展的方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出口方面,中东地区的聚烯烃产品主要销往亚太和欧洲地区,少量出口至北美和南美。现在该地区的聚烯烃行业仍然是低附加值的行业,大部分公司都是通过进口来满足终端客户的需求。只有大力投资下游工业企业,即建立从原油生产到终产品的垂直一体化经营模式,中东生产商才能更好地利用低成本原料优势。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上一篇:二甲醚产业大起大落的前前后后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链接
    ·中东聚烯烃市场蓄势待发
    ·二甲醚产业大起大落的前前后后
    ·山东生物化工产业发展提速
    ·燃料乙醇:非粮路线须迈三道坎
    ·低碳烃资源利用获技术支撑
    ·大唐发电多伦煤化工项目有望获批
    ·石油资源消耗速度快过预期
    ·惨淡!石油巨头们的第二季
    ·经济危机逼高耗能企业“精打细算”
    ·首套煤制乙二醇示范装置月底试车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