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醚企业最近的日子真是难过。去年上半年还曾风光无限的二甲醚厂商们如今已纷纷陷入困境,目前国内绝大多数二甲醚企业都处在亏损边缘。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受金融危机影响,所有二甲醚生产厂都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国内37家主要生产厂仅有26家还在运营,产业整体开工率仅为13%。”新奥集团新能化工集团市场部主任周涛曾经在一次市场峰会上道出了目前二甲醚产业面临的严峻形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除了开工率降低外,二甲醚价格也下跌严重,出厂价从2008年最高时的6800元/吨下降到目前的大约3000元/吨。 二甲醚是如何热上去的 事实上,到2008年上半年,二甲醚还是一个炙手可热的产业。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近年来,二甲醚方便、清洁、动力性能好、污染少、易贮存等特点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其作为替代能源被应用于车用、燃料用、医用、抛射剂用等领域。2006年6月,国家发改委工业司在京召开了二甲醚产业发展座谈会,指出二甲醚是适合于我国能源结构的替代燃料。之后,二甲醚产业在我国进入发展快车道。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全国二甲醚总产能不到3万吨/年,2006年末升至79万吨/年。进入2007年,各地二甲醚投资项目层出不穷,国内企业上马了大量中小型装置,且多以5万~10万吨装置为主,导致国内二甲醚年产能迅速攀升至2007年底的220万吨/年,二甲醚工业化规模初现。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7年,国家发改委颁布《我国醇醚燃料及醇醚清洁汽车发展专题报告(征求意见稿)》后,国内二甲醚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2008年10月,我国二甲醚产能已达491万吨/年。到国际金融危机演化为全球性危机时,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二甲醚生产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最近几年,国内企业投资二甲醚产业的热情空前地高。仅仅在2008年,不少以煤基甲醇为原料的大规模二甲醚项目上马。2008年4月,湖北三宁化工与山西晋煤集团敲定投资58亿元建设年产100万吨二甲醚项目;2008年6月,河北凯跃集团100万吨二甲醚项目试运行;之后,香港亚洲新能源公司宣布投巨资协同内地企业在河南孟津建设年产100万吨二甲醚项目。除此之外,中石化、中煤集团等4家企业也合资成立中天合创公司筹建年产300万吨二甲醚的大型生产装置;新奥集团则在张家港市开建年产百万吨的二甲醚项目;上海华谊集团、兰花科创、天茂集团、泸天化等公司也都在直接或间接地运作二甲醚项目。投资二甲醚项目的企业,由早先的煤化工企业一枝独秀变为燃气、煤化巨头双雄争霸,更从原来的单一内资企业唱独角戏变为外企、合资企业、民企、国企的大合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企业投资热情高涨的同时,二甲醚价格也水涨船高,2008年,二甲醚市场价格由2000年的3200元/吨上升到最高时的6800元/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统计数据显示,2009~2010年,我国计划投产的二甲醚项目有14个,合计产能为395万吨/年,预计2010年我国二甲醚总产能将达到850万吨/年。 二甲醚是如何冷下来的 然而,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企业投资二甲醚的热情泼了一盆冷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金融危机的到来使二甲醚产业发展步入低谷。随着前期在建项目的逐步投产,至今年5月,国内二甲醚产能达到了800万吨,供需矛盾进一步恶化。”二甲醚产业资深分析师苗建云说。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了解,90%以上的二甲醚被用作液化石油气(LPG)的掺烧,而LPG价格今年以来狂跌不止,部分地区的价格一度甚至低于二甲醚价格。今年二季度以来,油价有了较大回升,但LPG价格反而出现深跌。今年5月,LPG价格甚至跌至3000元/吨以下。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河南金鼎化工有限公司二甲醚销售经理刘庆勇说:“目前LPG出厂价只有2750~2850元/吨。作为LPG替代产品,按热值计算,二甲醚价格只有每吨低于同期LPG价格300~500元才有竞争优势。但由于甲醇价格维持在1800~1900元/吨,二甲醚完全成本超过3000元/吨。在这种情况下,在LPG中掺混二甲醚已经无利可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二甲醚利润被极大压缩的情况下,原料甲醇是外购还是自供,对企业的利润影响非常显著。外购甲醇的企业可能立刻就要停产,而自己能生产甲醇的企业或许还可以勉强开工。但是,目前国内的二甲醚产能中有超过2/3需要外购甲醇。 tujian.org
在这种情况下,掺烧二甲醚失去了价格优势,二甲醚的生存空间在走跌的市场中日益萎缩,二甲醚企业出现大面积停产。刘庆勇说:“今年2月中旬起,我们的15万吨/年二甲醚装置就停产了,库存外销也同时停止。就连我们正在扩建的60万吨二甲醚装置也已经停工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城市燃气协会二甲醚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陈卫国介绍,目前国内的二甲醚企业开工率低于20%,仅有新奥、久泰等几个大厂还在开工。据了解,尽管有些大型二甲醚企业竞争力较强,但其装置负荷率也都维持在70%以下,一些公司的装置一直开开停停。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久泰能源集团客户管理部部长高辉表示:“2009年下半年此现象可能会继续延续。二甲醚的销售受到较大限制,而国内甲醇价格对生产成本没有支撑,导致二甲醚厂家生产成本依旧较高,开工率进一步下降,产业发展面临困境。” 又有多少人在痛定思痛 二甲醚产业这回是真受伤了,而且受伤还很严重。但是,痛过之后,甚至还在痛中时业内有多少人在反思呢?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虽然二甲醚产业目前的困境是由价格和成本倒挂直接引起的,但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投资过热遇上了市场需求不振是二甲醚产业整体低迷的最重要原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目前二甲醚产业存在生产建设过热,而市场开发则相对滞后的局面。”苗建云说。也就是说,严重的产能过剩是二甲醚产业受伤的根本原因。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全国醇醚燃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降连保表示,2002年全国二甲醚总产能不到3万吨,但从2006年开始,产能以年均增长133%的速度增长,预计“十一五”末国内二甲醚总产能将达850万吨。然而,与暴增的产能相比,二甲醚新的市场从未真正打开。一个本来基本平稳的市场短时期内一下子增加了如此大规模的产能,不被撑死才怪。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但是,痛的企业虽然感受到了切身之痛,而对目前的市场形势不管不顾仍前赴后继的企业也大有人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尽管目前国内已有的二甲醚产能超过500万吨,今明两年拟投产的产能将达到400万吨,国内还是有不少企业纷纷把目光投向了二甲醚。近期多家上市公司的增发方案中,投资方向都包含二甲醚项目。这些企业在建的产能更是越来越大,例如仅中煤集团今年将开工建设的鄂尔多斯二甲醚项目年产能就高达300万吨。 tujian.org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针对二甲醚产业目前的现状,国内企业应吸取教训,在上项目时不应盲目跟风,不要把投资决策建立在分析出来的市场,而应建立在可操作的上游原料成熟、下游市场成熟、标准健全的市场上。如果不考虑实际资源情况,一窝蜂上马的二甲醚项目很难经受市场风浪。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二甲醚企业应警惕产能过剩,不要盲目投入生产。”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胡迁林如是说。 背景链接 上市公司主要二甲醚项目 公司名称 项目产能 天茂集团 现有二甲醚产能30万吨,今年底将达到50万吨,定向增发自建20万吨甲醇 泸天化 40万吨甲醇、15万吨二甲醚,已投产 兰花科创 20万吨甲醇、10万吨二甲醚,已投产;“十一五”末拟建设100万吨二甲醚产能 威远生化 20万吨二甲醚项目已投产,在建100万吨定向增发收购项目 远兴能源 300万吨二甲醚产能远景规划 安泰集团 20万吨焦炉煤气制甲醇和10万吨二甲醚定向增发项目 潞安环能 60万吨甲醇、40万吨二甲醚在建,二甲醚项目2010年投产 中煤能源 420万吨甲醇、300万吨二甲醚,今年开工建设 广汇股份 120万吨甲醇、80万吨二甲醚定向增发项目 天富热电 一期20万吨甲醇,二期40万吨甲醇、30万吨二甲醚规划中 赤天化 15万吨二甲醚,预计今年四季度投产 tujian.org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8年是国内二甲醚产业大发展的一年,当年有不少大型二甲醚项目陆续上马。图为2008年10月,陕西蒲城100万吨二甲醚项目开工仪式现场。(杨青山 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目前,国内二甲醚主要应用于民用燃气领域。图为7月25日,河南中平能化集团一矿南风井家属区的一户居民用上了二甲醚燃气。 (袁建亭 摄)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图为6月中旬举行的第二届甲醇-二甲醚/LPG产业链市场峰会会场。在这次会上,不少二甲醚企业负责人对于目前的市场现状表示了担忧。 (CFP 供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