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商贸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进口关注:大豆加工产能扩大 进口量或创新高
2011-03-14

  海关总署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中国进口[JinKou]大豆[DaDou]232万吨;《第一财经日报》整理发现,这是最近28个月以来大豆[DaDou]进口[JinKou]量最少的一个月,但大豆[DaDou]进口[JinKou]均价却创下最近28个月以来的新高,每吨达到583.6美元,接近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最高水平。

  油脂网分析师李飞表示,因为当时适逢春节,国内食用油加工企业开机率较低,2月份进口[JinKou]大豆[DaDou]数量的减少只是暂时性的。由于国内需求旺盛,预计2011年全年中国大豆[DaDou]进口[JinKou]数量将进一步攀高至5750万吨。

  黑龙江博朗咨询公司总经理刘兆福说,进口[JinKou]大豆[DaDou]价格最近已上升到比较高的水平,加工企业前期进口[JinKou]得比较多,并不缺大豆[DaDou],导致2月份进口[JinKou]数量减少。记者整理的海关总署数据显示,自2008年11月以来,中国进口[JinKou]大豆[DaDou]的均价最低曾跌至每吨395美元。

  李飞说,今年1月中旬进口[JinKou]大豆[DaDou]价格就大幅上涨,以1月12日为例,进口[JinKou]大豆[DaDou]均价每吨4200元,较去年同期上涨了360元,与国产大豆[DaDou]相比,进口[JinKou]大豆[DaDou]的价格优势不是特别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国内企业对进口[JinKou]大豆[DaDou]的需求。

  新湖期货研究员时岩预计大豆[DaDou]价格还有可能走高,超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的最高水平,他说:“国际市场农产品供应整体偏紧,美国玉米用于生产燃料乙醇的数量持续增加,拉高了玉米的价格,玉米与大豆[DaDou]有一定的比价关系,玉米价格上涨,大豆[DaDou]价格必然也会上调;另外大豆[DaDou]油也可以作为生物柴油,与能源价格有密切关系,今年国际市场大豆[DaDou]的价格超过2008年是有可能的。

  除了价格可能继续上涨,今年大豆[DaDou]进口[JinKou]数量也可能再创新高。

  李飞表示:“今年国内大豆[DaDou]加工企业压榨产能还在扩容,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于油脂和肉类的需求还会大幅增加,只有通过大量的进口[JinKou]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

  金锣集团的一位高管告诉记者,目前国内人均猪肉消费量每年约40公斤,而生活习惯与内地相近的台湾和香港人人均猪肉年消费量是60~70公斤。豆粕是生猪养殖需要的主要原料之一,刘兆福说,国内生猪规模化养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即便是散养户,也开始使用豆粕等原料制成的工业饲料,对大豆[DaDou]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一家食用油企业的负责人介绍,2010年中国进口[JinKou]了大量大豆[DaDou],港口库存达到600余万吨,国内供应较为充分。正常情况下,港口库存量在400万吨左右,可满足全国企业一个月的加工需要,目前港口的库存水平已远超正常需求。

  刘兆福也指出,现在国家手里还有几百万吨临时储备大豆[DaDou],大豆[DaDou]主产区黑龙江预计还有200万吨左右的大豆[DaDou]未售出,如果这些国产大豆[DaDou]全部顺利入市,将削弱对进口[JinKou]大豆[DaDou]的需求,大豆[DaDou]进口[JinKou]数量有可能比去年少一些。

     相关链接
    ·外贸逆差 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充满挑战
    ·大连30%出口额与日本有关
    ·进口关注:大豆加工产能扩大 进口量或创新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第二批稀土出口配额年内
    ·短期内影响日本沥青供应,但灾后重建或刺激
    ·商务部调研三率出口退税或调整
    ·日本大地震:对中日贸易有短期影响
    ·2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为2007.8亿美元 增长10
    ·2011年2月中国成品油进口330万吨
    ·逆差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