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文化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古代没有“保送生”——中图社
2009-08-10

  古代没有“保送生”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马未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年一度的高考来临,连天气预报都提前一周作出,表明了社会的高度关注。竞争激烈,家长个个望子成龙。如今高考虽算不上跳龙门,但仍是人生的第一道大坎。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可有人无须过这道坎,保送生春风得意地等待清华北大等名校的录取通知书!据6月2日的报纸报道,北京市高考保送生共105人,分布在北京各个中学名校。我读了一下保送生的条件,只有第六类,也就是最后一类“公安英烈子女”涉及人道主义关怀,其余五类,依我看来,都与公平无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先说第一类“省级优秀学生”和第五类“获奖运动员”。这两条已是奖励,已是荣誉,为何要再加上“保送生”这样一条与此不算相干的优惠呢?荣誉应该是单纯的,不应该有附加,否则荣誉有被玷污之嫌。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再看第二类“奥赛获奖选手”和第三类“竞赛获奖选手”。这两条就更匪夷所思了,高考应比这两类比赛容易吧,那为何不去参加高考呢?既然有把握,就应该积极参加,体现最基本的公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第四类是“外国语中学学生”。这些学生本来已具有优势,仍嫌不够,不去体现优势,而是利用优势再“不劳而获”地获得保送,那社会上谁知晓你的优势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相信这105名保送生都是优秀的学生,平时刻苦努力,成绩非常突出,但是,保送却不能算是公平行为,会助长钻营意识,利用已获得的荣誉,再获得荣誉之外的好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顺便说一句,中国封建社会长久稳固,与科考制度有直接关系。从隋至清的一千多年,没听说谁被保送过,即使皇帝恩科,无非加试一场而已。

    上一篇:谁来给“角儿”当高参 ——中图社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链接
    ·古代没有“保送生”——中图社
    ·哀悼罗京,珍惜变迁中那些恒定的面孔——中
    ·谁来给“角儿”当高参 ——中图社
    ·科幻撑星际,故事不迷航 ——中图社
    ·从“二人转票价畸高”说到大众文化享受——
    ·草根明星是娱乐蛋糕顶端的那枚樱桃——中图
    ·“亲民”之下的“新闻联播主义”隐退——中
    ·“非遗”保护应避免短视化倾向——中图社
    ·“国嗓”罗京逝世 莫搞成“国殇”——中图
    ·新闻联播调整,央视主持人能否走下神坛?—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