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文化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吕远为啥不会写《老鼠爱大米》——中图社
2009-08-10

  吕远为啥不会写《老鼠爱大米》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白云乡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几天前,一家大电视台采访著名作曲家吕远先生。那个兼有傲慢与浅薄神情的主持人问吕远会不会创作类似《老鼠爱大米》这样的歌曲?老作曲家答:不会。似乎还嫌自己的浅薄展示得不够,主持人继续固执地对吕远说:也许,您将来会写《老鼠爱大米》这样的歌曲,你一定会写的。吕远毫不客气地立即回应:除非是一首能够振奋民族精神、鼓舞人心的歌曲!否则,绝不会!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吕远的话是即兴回答,更是一位老艺术家的铭志,他的话也使我想了很多。 tujian.org

  我不晓得读者朋友是否记得:70年前有一首《卖报歌》的儿歌,曲作者是大名鼎鼎的聂耳。据说,聂耳在为这首歌谱曲时曾经专门找到一个街头报童,问这位小毛头他“写”得像不像?小家伙说,如果有“七个铜板买两份报”就更好了。于是,这首脍炙人口的儿童歌曲里就真的出现了“今天的新闻真正好,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的“叫卖声”。更有趣的是,这首儿童歌曲的词作者是当时号称中国“四大才女”之一的安娥。而安娥是《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田汉先生的妻子。这种有意思的文艺家组合,似乎也是一种暗示,那就是安娥笔下的旧中国报童们的苦难,只有在田汉写下的“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血肉筑成新的长城的时候才会终结。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由此可见,流传久远的儿童歌曲与任何种类的优秀歌曲一样,都会打上时代的烙印、留下社会的痕迹,有的甚至还有着对小孩子的教化作用。《卖报歌》中那句“痛苦的生活向谁告,总有一天光明会来到”就有着明显的教化、启发作用和批判现实主义的倾向。新中国成立后,进步儿童歌曲创作的传统得到新的继承。其中,乔羽作词的《让我们荡起双桨》,潘振声的《一分钱》,都是鲜明活泼的典型。这两首清纯优美的儿童歌曲所包含所烘托出的是一个特定的时代: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社会。那是一个热情、健康、积极、诚信的社会;一个物质生活有限,精神世界却丰富多彩的社会。《让我们荡起双桨》中仅用一个问句“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就表达了对新社会的热爱。《一分钱》中,对拾金不昧的赞许则十分含蓄,是靠对警察形体动作的描述——“叔叔拿着钱,对我把头点”来完成的。而可爱的孩子“我”,也只是“高兴地说了声:‘再见’!”一件平常小事与一个清贫诚信世界的有机联系,就这样在孩子们清脆的歌声和明亮的目光中被水乳交融在一起了。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就在我写此文的同时,恰好听到电台里播出一条新闻:经过数十万听众的投票评选,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受欢迎的十大少年儿童歌曲己经揭晓,获得第一名的竟然是半个世纪前的扛鼎之作《让我们荡起双桨》。这则消息和笔者前面对儿童歌曲创作的漫谈,至少可以说明两点:第一,一首真正的好歌,包括那些打动过我们幼小心灵并且终身不忘的儿歌,绝不仅仅局限于满足个人感官的享受,它一定要具有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充实和启迪作用。这个精神世界中最核心的大概就是个人与人类、与社会、与祖国的血脉相通。第二,一首真正的好歌,应该像润物之细雨,用美妙的旋律和贴切的歌词去浸润人的心灵、唤醒人的善良。具体地说,就是应该用个人的感受,展示个人与人类、个人与社会不可分割的联系。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非常遗憾的是,时下的歌坛几乎每天都要制造出一大批哼哼唧唧的纯粹表现个人情绪的作品。这些歌曲中充斥的对爱的无休无止的追求和渴念,简直就是一种爱的狂轰滥炸、就是以爱的名义对受众的施暴!在金钱和物欲已经成了许多人追求的目标的情况下,大批制造小男人小女人的作品又成为中国歌坛的一种趋势和倾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回到本文的题目:吕远为啥不会写《老鼠爱大米》?老作曲家的话使我们明白:为什么当我们重新唱起新中国少年儿童的优秀歌曲时,会感到一种力量、一种温暖和一种既宽广又源源不断的爱;为什么每当这个时候,我们的嘴角都会泛上笑意,而眼角也会挂上回忆与思念的泪滴……

    上一篇:读者选择了张爱玲——中图社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链接
    ·吕远为啥不会写《老鼠爱大米》——中图社
    ·读者选择了张爱玲——中图社
    ·余秋雨捐款门“连续剧”的集体审丑之忧——
    ·岳飞应该长啥样:变形金刚手端冲锋枪?——
    ·刘心武:遭遇官司 ——中图社
    ·王府井与金街,孰优孰劣一目了然——中图社
    ·学术沦丧产下“常凯申”这枚臭蛋 ——中图
    ·《潜伏》PK《团长》:情商赢了 智商输了——
    ·书法大赛引入“绿坝”是辱没斯文——中图社
    ·文化产业“纽扣现象”该如何破解——中图社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