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之三 依靠科技 推进农业[NongYe]现代化 黄守宏:增加农民[NongMin]收入[ShouRu]从大的方面讲就是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NongYe]现代化。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NongYe]现代化,这既是顺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强化农业[NongYe]基础、促进农民[NongMin]增收的迫切要求。这既是个理论问题,也是个实际问题。现在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历史阶段,不同步推进农业[NongYe]现代化,不仅国家粮食安全受到影响,农民[NongMin]增收也很难保持快速增长。 兰毅:确实,长久依赖传统农业[NongYe]的发展模式无法让“武川土豆”在产量、品牌、效益等方面实现突破。怎么办?我们立足当地实际,走现代化农业[NongYe]之路,提出“薯业立县”的发展战略,开展精细化、高效种植,将马铃薯产业作为全县促进农民[NongMin]增收的重点项目来抓。经过努力,马铃薯由过去的十几万亩迅速扩大到现在的70多万亩,年产鲜薯近8亿公斤,而中棚马铃薯的种植成为武川县从传统农业[NongYe]到现代农业[NongYe]的一次飞跃。 说到推进现代农业[NongYe],我们县提出了要大力发展品牌化农业[NongYe]、标准化农业[NongYe]、创意农业[NongYe]和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NongYe],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生态农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成功建设了高效设施农业[NongYe]示范项目、农业[NongYe]综合开发样板区、有机农业[NongYe]庄园、食用菌项目、水保示范区和有机奶基地、绿色肉羊养殖示范区等农牧业示范项目区,进一步夯实了特色优势产业的基础。 仝宝生:我们成立了永业科学院,我们的科技人才和农民[NongMin]共享。近两年,有近5000名大学生通过永业科学院专家的定期培训,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于永业科技服务站。我们对农户提供的全程科技服务全部是免费的,科技人员在做科技服务的同时,不仅帮助农户对高科技产品永业生命素进行规范使用,同时还帮助他们在田间地头解决他们遇到的各种种植、养殖难题。我们与北京延庆、大兴的200多位村官开展科研合作模式探讨,向他们敞开合作资金与技术窗口,可为他们辅导创业方案、提供创业平台和科技服务。 汪继革:乡里多次请来农科院的专家对果农培训,改变了过去集中课堂培训的形式,直接到田间地头授课,现场操作,手把手教会果农修剪。专家在示范的同时会就果树剪枝技术、标准化果园管理等方面进行讲解,近距离指导果农搞好果树科学管理。专家所到之处,都得到了果农们的热烈欢迎。 黄守宏:对,依靠科技进步是促进农民[NongMin]增收的关键。发展现代农业[NongYe],将科学技术、先进设备和科学管理广泛应用于农业[NongYe]生产经营,对于促进农业[NongYe]可持续发展、持续提高农民[NongMin]收入[ShouRu]具有重要意义。解决我国农业[NongYe]面临的资源环境和市场供求的双重约束,必须推动农业[NongYe]转向科技创新驱动,走中国特色农业[NongYe]现代化道路。 兰毅:我们县在依靠科技进步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围绕农村肉羊、马铃薯两大主导产业开展科技培训,仅2010年,我们就举办了各类培训班286期,科技咨询21次;培训农民[NongMin]17000人次,科技带头人200人次。 仝宝生:作为一家农业[NongYe]科技企业,我们在做科技推广时,首先要了解农民[NongMin]真正的需求,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建立了一个百人专家团队,这些专家不仅参与研发,还针对科技服务站、深入到田间地头为农民[NongMin]服务,他们多年在田间地头与农民[NongMin]打交道。这些专家来自不同的行业,有化工专家,有植物营养和栽培专家,有病虫害防治专家,还有植物生理生化专家等。组织专家开展培训工作,专家互相学习,获得更全面的技术知识,然后再将先进的农技推广到农村,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培训大学生。 黄守宏:总结起来,要积极培育科技型农业[NongYe]企业,促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增强农业[NongYe]科技发展的活力。同时,要完善基层技术推广体系,创新农业[NongYe]信息化服务模式,促进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