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能培养:建筑业人才杠杆的支点 |
2009-05-04 |
|
山东省建筑工程管理局
山东省是一个建筑业大省。截至2008年底,全省共有建筑企业10606家,从业人员300多万人,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600亿元,实现利税300亿元。针对山东省建筑业规模大、从业人员多、职业技能水平偏低的实际情况,近年来,建管局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从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加大职业培训力度,实施立体化人才培养战略,加快技能人才培养,取得了明显成效。
技术比拼掀起学习风
广泛深入开展岗位大练兵、技术大比武、素质大提高活动。自2003年开始,建管局在行业内掀起了学技术、钻业务、比技能的热潮。5年来,全省建筑业累计有100多万人参加了基层劳动竞赛,6000多家企业开展了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4000多名选手参加了职业技能大赛。建管局与省建设厅、省总工会分别于2003年、2005年、2008年举办了全省建筑业职业技能大赛,涉及工种12个,投入专项经费400多万元,用于表彰优秀选手的资金达100万元。2006年,山东省在全国建筑业职业技能大赛中取得了2金、3银、5铜的优异成绩,获奖总数位居全国第二。
农民工培训提升整体水平
建筑业一线操作人员85%以上是农民工。为了加强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工作,提高农民工队伍的整体素质,近年来,建管局积极争取培训资金,不断扩大建筑业农民工培训、鉴定的覆盖面。与省农业部门协调,开展阳光工程项目培训,财政补贴资金达500万元。与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协调,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培训人员4万余名,财政补贴资金约2000万元。另外,还在建筑工地建立农民工业余学校近2000所,培训农民工100万人次。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加强管理,合理分配名额,严格资金监管,定期检查指导,确保了培训效果。 通过培训和鉴定,建筑业农民工职业技能水平明显提高,促进了收入的增加和就业的稳定。
战略培养壮大高素质队伍
大力实施人才培养战略,促使技能人才脱颖而出。一是积极开展争当建筑业首席技师活动。自2005年以来,山东省确定在各行业、各职业领域选拔100名高技能人才,授予山东省首席技师称号,享受每月1000元政府津贴。为了加快培养建筑业高技能人才,建管局制定了《山东省建筑业首席技师选拔管理办法》,在全行业组织了争当建筑业首席技师活动。各市级建筑业主管部门和大中型总承包企业建立了培养选拔首席技师制度,做到培训有计划、培养有重点、推荐有目标、落实有责任,确保建筑业高技能人才能够脱颖而出。二是大力实施“金蓝领”技师培训项目。山东省劳动保障部门在企业一线青年高级技术工人中开展技师培训项目,省级财政给予专项补贴。为了使建筑业技术工人尽快提高水平,提升档次,制定了山东建筑业技师标准,出台了培训大纲,积极开展了技师培训工作。三是制定实施了“三年四千”新技师培训计划。自2004年至2007年,3年来共举办各类技师培训班100多期,培养技师4200多名,圆满完成了计划目标。四是大力实施立体化人才培养战略。2004年出台了《山东省建筑业发展纲要》,提出了立体化人才培养战略,启动了“11310”人才培训工程,即到2010年,全行业要培养1000名优秀企业家、1万名优秀项目经理和注册建造师、3万名优秀关键岗位人员、10万名优秀技术工人。建管局充分发挥作用,采取多种渠道落实规划,并且分解目标,层层考核,保证了建筑业各类人员都能接受教育培训,职业素质得到有效提高。
完善制度人才培养良性发展
完善各项制度,建立健全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建管局组建了专门工作机构——山东省建筑职业技能开发办公室,负责组织全行业技术工人培训和鉴定工作。目前,全省17市全部成立了职业技能管理办公室,建立培训基地69个,鉴定站91个,基本形成了省、市、县三级管理培训工作网络。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关职业技能培训的规定,先后制定了《山东省建筑职业技能岗位开发管理办法》、《培训与鉴定基地指导意见》、《考评员管理办法》等多项管理制度,使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有章可循。为了充分发挥激励机制作用,制定了《山东省建筑行业高技能人才评选奖励办法》,定期奖励先进工作者。 每年,建管局按照各市建筑业发展情况,合理制定各市年度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在目标实施过程中,定期督导、考核,因此培训规模逐步扩大,培训质量不断提高,结构日趋合理,施工现场一线操作人员综合持证上岗率达60%,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步入良性轨道。 实践证明,培养技能人才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施工总承包企业、大型劳务企业在实践中妥善处理生产与教育培训的关系,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可以极大地推进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工作的良性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