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机震醒危机感 职场白领“充电”保“饭碗” |
2009-04-30 |
|
“我是办公室的职员,可企业工作的核心是加强销售。现在我下了班就去参加培训,将来也许要出去跑一跑市场。”3月4日,浑南一家生产道路给排水管道的柳小姐对记者说,眼下,她除了全力以赴地工作,还在加强“充电”。“只有这样,才能在单位站稳脚跟。”柳小姐近期还准备自费参加一个销售培训班。
记者采访发现,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沈城职场出现新的变化——许多职员不仅由热衷跳槽改为“卧槽”,而且纷纷开始有针对性地为自己“充电”,通过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来对抗职场“寒流”。
培训听课 白领忙“充电”
记者从多家培训机构了解到,进入2009年以来,职业培训业务量大增,大部分报名者是工作多年的职场白领。沈阳安信咨询顾问有限公司请全国知名大学的营销学教授来讲课,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的年轻小伙子朱先生和几个同事听说门票已经发光了,就四处求人帮忙找票听课。据记者了解,往年这个时候,面向成人的英语口语班是“淡季”,但今年成人班的报名人数比往年多出近一倍。
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职场竞争加剧。在某公司工作的王小姐从人力资源部了解到,公司去年底新招聘的员工,全是名校的研究生。普通高校毕业的她马上觉得压力倍增,面对新人,丝毫端不起“前辈”的架子。她马上报考了北京传媒大学中文教育专业的在职研究生,希望在“硬件”上再为自己加一些分。
珍惜饭碗 跳槽变“卧槽”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扩散,很多在职员工更加珍惜自己的“饭碗”,工作上也变得更加谨慎、踏实。
37岁的王先生在沈阳一家外企工作,以前每年都有部分同事跳槽到别的企业,现在大家都老老实实地“卧槽”了。在某证券公司工作的小军就有这样的担心:“20万元的房贷要还,准备结婚还需要一大笔钱。本来我想跳槽的,但思来想去还是不敢轻举妄动。在单位毕竟干了几年了,站稳了脚,就算有变化也不用太担心,可如果跳槽到新单位就不好说了。”不少有跳槽欲望的职场人士开始谨慎行事。
应对竞争 干劲儿更足
采访中,不少企业招聘者都称:今年就业形势严峻,无论是大学毕业生还是社会应聘者,在工资的要求和目标岗位上都很务实。
另外,金融危机后,一些国际大公司纷纷裁员,许多海外留学生返回国内加入求职大军;不少企业还能招到南方竞争对手裁掉的管理人才。这些高素质人才的加盟,都促使职场的竞争加剧,也激发了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
【职场“金手指”】
转“危”为“机”
高级职业分析师高凤祥指出,面对国际大公司此起彼伏的“裁员报道”和层出不穷的优秀人才“抢饭碗”的消息,职场人增强了危机意识。如今已经没有永远的“铁饭碗”——积极充电,珍惜“饭碗”,随时增加技能是职场人所必需的。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留日博士顾宁认为,职场人士坦然应对“危机”,通过“充电”来提升自己是稳妥的选择。这对自己将来的职业发展非常有好处,不论是晋升还是“跳槽”,都会多一分机会。
本报高级记者 马驰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