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辽宁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辽宁农民工样本调查 给农民工一个温暖的“家”
2009-04-30
  记者 张春红   在城乡间飘移的农民工,不仅期望通过劳动改变自己的生活,更期待融入他们所工作的城市,成为其中的一员。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对于农民工进城的种种保障服务应放在重中之重,包括为他们建设好寻找工作的场所,提供方便的就业信息,让他们的子女受到良好的义务教育等。   目前,我省正在从方方面面让留在城市的农民工没有被排斥感,让返回乡间的农民有自己的土地耕种,子女在哪里都能就学,在城乡间都能找到“家”的感觉。


农民工子女在学校里读书。本报记者万重摄


孩子安心上学,家长放心工作。本报记者万重摄   直击   鲁园的六年之变   六年前的这个时节,记者曾详细调查了鲁园零工市场上农民工进城务工情况,与六年前相比,如今的鲁园劳动力市场可谓颇具规模。   这个2005年新建的占地 2000多平方米的劳动力交易大厅,日平均有2000左右农民工进入,每年节后都有一段农民工入场高潮期。   2月10日,正月十五刚过,记者选择了中午12点半左右,走向这个市场。尽管找工作最高峰的时间是在上午,中午及下午几乎都不再有用工方来招聘,但在大厅外的院内及院门口,依然徘徊着二三百人。如有一个外表衣着像来招工的人,他们立刻会上前探问,“需要什么样的人? ”“招什么工? ”   节后的沈阳春寒依旧,这些身穿黑灰棉衣的人,形成黑黑一小片。有的人旁边还有行李包裹。   他们胸前挂着的卡片一改六年前那种硕大自制的纸板与粗字,现在都挂着统一规格的卡片,写着“厨师”、“保姆”、“保安”、“陪护”等字样。这些卡片的背后印着农民工维权电话。   这些卡片是鲁园农民工工会免费给农民工发放的,工会工作人员还帮着把他们的职业特长写上去。这在六年前,农民工是绝对不敢想的。   市场大厅里依然有几十人,盯着不断滚动的电子大屏幕显示的招工信息,有的在椅子上坐着,有的站着,有的手里拿着笔,不停地记着。六年前,他们不会知道还能有这样“高科技”的大屏幕。   一位来自内蒙古自治区通化市浑南县姓刘的中年妇女,手里提着一个大包,她告诉记者,她刚下车,在家过完十五,第二天就来到沈阳。家里种的地一年只能收入三四千元钱,孩子在家,她自己出来打工,以前在沈阳的一些饭店里做事,一年下来能挣到一万元左右。今年她想找一份保姆的活儿做。盯着大屏幕上的信息,她似乎并不十分担心工作无着落:“今天找不到,就先找个旅店住下来,明天再找。我前两次都是从屏幕上找到信息的。 ”   电子屏幕上不断显示出信息,记者留意其中一家名叫辽宁奕农畜牧有限公司,其招工的人数很多,按照留下的电话号码,记者拨通了这家位于灯塔市大河南镇的公司,公司招工负责人对记者说:“公司需要招四五百人,招的是饲养员。大多是来自黑龙江的农民工。 ”   由于我省外向型加工企业相比东南沿海来说并不多,因此,在我省就业的农民工失业影响并不如东南沿海那般严重。但在像鲁园这样大的农民工求职市场上透出的信息,依然是求职者远远多于招工者。在这样的市场供需不平衡中,农民工的焦躁状态可想而知。   针对这种情况,鲁园所在的沈阳市和平区2月份就下发了“就业导向令”,试图告诉农民工什么工作好找,什么工作不好找,哪些岗位还有空位,哪些岗位已经满额,让他们详细了解这些情况,快速找到工作。而鲁园农民工工会也在做相关的服务工作,收集信息,并与沈阳疾病控制中心联手搞一些关注农民工身体健康的普及活动。   案例   李明珠在沈阳的读书生活   2月27日,来沈阳做建筑装饰工作的吉林省德惠市农民工于佳正在跟沈阳砂山四校马校长沟通情况,以便让9岁的儿子来这所小学就读。   大多数离开乡土,怀着改变贫穷生活梦想来到城里务工的农民,跟33岁的于佳一样,都在20多岁至40岁间,他们中有一大部分人都有自己的孩子,他们有的将孩子留在乡土,由老弱的父辈祖辈或者直系亲属来照顾,成为“留守儿童”。还有一些人把孩子带在身边,在不同的打工城市间漂泊。这些进城打工农民下一代的教育问题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在此次金融危机影响下,对于他们子女就学的问题又提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12岁的李明珠和她9岁的妹妹跟于佳的儿子一样,也是农民工的孩子。 2月26日,他们来到沈阳砂山四校,尽管学校的教室容纳已经很有限,但砂山四校的马校长得知她们是来自地震灾区的农民工子弟,立即对她们的学习情况进行测试,并根据学习情况安排到适合的班级里去。   2009年2月25日以前,李明珠只来过一次沈阳,与在沈阳的父母短暂相聚之后,她就又回到了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天官乡,在伯母的照顾下生活。一年之中与父母相聚只在春节的长假期间,此外就只有与妹妹相伴生活。   李明珠的父母在沈阳做装修零工,妻子给丈夫打下手,一做就是很多年。 2008年“5·12”四川地震时,他们仍然在沈阳,远离他们的两个女儿正在四川遭受地震的惊吓,一直与伯母露宿在帐篷中,并在不断的余震动荡中生活。   2009年的春节,李明珠父母回乡探亲,春节过后,经过生死离别的父母将李明珠姐妹带回沈阳。下车的第二天,即2月26日,李明珠的父母便把女儿们送到自己租房居住地附近的砂山四校,因为他们早在此之前就已经知道这个学校是沈阳市首个指定的农民工子弟免费就读小学。   2月27日中午11点半,记者在砂山四校采访时,正是这些孩子中午午餐时间,在三年一班的教室里,一盆炸得焦黄的鸡腿,一桶香味诱人的白菜炖豆腐,一大屉蒸好的米饭热气腾腾地摆在讲台前的桌上。孩子们拿出准备好的钢制餐具,等待着老师们帮着盛饭。这是砂山四校针对这些农民工子弟免费提供的“爱心午餐”。   砂山四校的马校长告诉记者,在这所农民工子弟学校里,有近600个学生,90%以上都是农民工子弟。农民工子弟享受跟沈阳市民子女一样的就学待遇,免学杂费,不收借读费等费用,今年新进有二三十人。本来规定一个班级35个学生,现在由于来的农民工孩子多,每个班都在45个左右。由于来砂山附近打工的农民大多做一些废品收购、力工等工作,金融危机对他们的影响并不太大。他们中甚至有些人即使是失业,也因为孩子有这样好的就学条件而继续留在沈阳。因而,节后未正常返校的孩子只有3个。   2月末,沈阳市对来沈务工农民工的子女就学问题又作出了安排,以保障农民工子女依法接受义务教育,享受公平教育的权利。除了目前已指定的67所接收农民工子女学校外,其他学校也本着就近原则进行接收,各校、各部门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接收来沈阳务工就业的农民工子女入学,要“应入尽入”。   对于那些带着孩子返乡的农民工,我省日前也下发通知,要求在春季开学之际,各地需积极做好返乡农民工子女就学工作,各市县学校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接收返乡农民工子女入学。对于各地返乡农民工要求归还没有经过合法程序流转的农村土地,坚决退还。   点评   用政策服务营造“家”的氛围   在城市与乡土间不断流动的农民工,在漂泊不定中辗转辛劳,为我省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资源,为促进社会进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漂泊不定的动态过程中牵涉了他们生活中很多问题,如子女就学问题、医疗保险问题、养老问题等等,由于各方面原因造成他们在处理这些问题方面还存在一定困难。   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我省出台的相关文件要求,做好农民工工作,子女就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农村低保都要考虑到返乡农民工,并加强调解纠纷保障返乡农民工土地承包权益,并在农民工流动场所及时倾听了解他们的呼声、愿望和要求。   用好政策措施保证好他们下一代的教育,做好对于他们的服务工作,让他们在城乡之间都能找到“家”的感觉。
     相关链接
    · 和珍稀植物亲密接触 沈阳植物标本公园免费
    · 沈阳市招募清洁环境服务志愿者
    · “十二五”沈阳将开建三条地铁线路
    · 浑南新区:立体化整治环境
    · 9日,沈阳全民卫生清洁日
    · 沈北新区:全面提升环境质量
    · 沈阳上半年慈善筹款850余万元
    · 感受沈阳地铁 地下17米列车疾驰如风
    · 盛世盛宴——中国沈阳首届动漫电玩节探秘
    · 全沈阳市中小学校舍将逐栋“体检”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