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爱心服务积分卡”上,邢春红的善举都有记录。 本报记者 侯永锋 摄
本报记者 侯永锋
特别视界
鞍山市铁东区站前街道成立了“慈善互助会”,发放“爱心服务积分卡”,这不仅是对个人善行的一个记录,也是社会对个人善举的一种肯定和支持
“爱心积分”是一种激励措施
2月13日,鞍山市铁东区站前街道华联社区居民郑刚家中,同住一个楼院的邢春红前来串门。两人的对话并无特别之处:“郑师傅,你看你最近有啥要买的,你就开口。 ”“也没啥,就是要添点日用品。 ”
但是,郑刚手中拿着的东西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一张绿色的“社区爱心优惠券”,写有“奉献爱心,共享温馨生活”字样,发放单位是站前社区慈善互助会,只限低保家庭使用,到超市购物时,需同时带低保证。
邢春红告诉记者:“郑师傅每个月都可以得到社区慈善互助会发放的20元爱心优惠券,到站前街道慈善超市购物。他行动不便,我便代劳了。 ”
城市低保对象郑刚下岗多年,肢体残疾,出门需要借助轮椅。于是,热心的邢春红经常帮行动不便的他跑前跑后。
去年11月25日,站前社区慈善互助会成立,慈善超市正式开张。 “互助会”一成立,就向社区居民发放“爱心服务积分卡”,热心居民在社区内从事保洁、器材维修、看护病人、代人购物等爱心服务项目,都能根据服务时间获得相应积分。
有了 “爱心服务积分卡”,邢春红的热心行为开始有了记录,她还可以用自己的积分到慈善超市“不花钱买东西”。采访时,她的慈善积分为12分。邢春红告诉记者:“这12分我都在慈善超市‘花’了,换回了日常用品。 ”
“发放‘爱心服务积分卡’,记录居民的善举,并采取激励措施,是为了鼓励爱心服务者坚持长期的服务行为,促使更多的居民加入到这个队伍。”站前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王晓巍告诉记者。
“举手之劳也是慈善行为”
据了解,目前,被纳入站前街道爱心服务体系的对象限于需要帮助的特困家庭和低保户。这包括邢春红和郑刚。 《站前街道爱心扶贫服务实施办法》规定,爱心服务者重点以差额低保户中有服务愿望和服务能力的人员为主,服务对象是低保户中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有服务需求的贫困家庭。
有关人士解释,鉴于 “爱心服务积分卡”、“爱心优惠券”是新事物,为谨慎起见,推开之初限定了发放对象,着重激发社区居民中特困人群的慈善意识,“对需要帮助的特困家庭与富有爱心的社区服务者实行爱心置换帮扶”。
有关人士说:“随着时间推移、经验成型,希望更多的普通社区居民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来对他人进行扶助,对社会作贡献。 ”
按照站前街道的设计,将来低收入群体之外的社区居民,也可以参加社区的社区公益活动、提供社会服务,换取“爱心积分”。
“人人可以参与慈善。慈善不仅仅是捐款捐物,还包括人民群众自愿参加、奉献爱心的一些慈善行为。其实,义务献血、为老人让座、为邻居提供一些举手之劳的帮助,这都是慈善! ”王晓巍告诉记者。
“没有‘爱心积分卡’,郑师傅家有事我也会帮忙。 ”邢春红说:“现在社区提供的‘爱心积分卡’,对我来说不仅仅是精神激励,也有物质上的帮助。虽然我(帮他)并不是为了得到回报。 ”
鞍山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困难救助纳入社区互助之中,有助于鼓励每个群体都在付出中获得回报。鞍山市将按照站前街道的经验,在全市有条件的街道组建更多慈善“互助会”,让更多群体享受互助带来的快乐。
采访笔记
慈善并非高不可攀
鞍山市站前街道以 “爱心服务积分卡”为载体搭建居民爱心平台,其实是在倡导这样一种理念:让慈善成为一种习惯,变成一种风气。
平民慈善需要开发,个人善举需要得到尊重。小小的“爱心服务积分卡”,对向社会奉献爱心的居民作出最真实的记载。
鞍山市站前街道搭建的爱心平台,从普通人角度出发,让普通人能通过努力够得着、摸得到,标准不高,但指向明确:慈善并非高不可攀;举手之间,让有需要者得到帮助,这也是慈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