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广东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珠三角外来工子女超300万 高考招生指标须重分配
2011-03-08

  如果真的实行异地[YiDi]高考[GaoKao],设计操作很复杂,这是对招生资源的重新分配。

  ——— 全国人大[QuanGuoRenDa]代表、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校长贺优琳说,高校招生指标须根据每个地方考试的人数进行再分配,否则对户籍人口不公

  实行异地[YiDi]高考[GaoKao],确实会促进公平,但必须强调可操作性,包括法律层面上有很多问题要做。

  ——— 全国人大[QuanGuoRenDa]代表、汕头市金山中学校长李丽丽担忧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会被人再次钻空子

  南方日报讯 (特派记者/吴哲 曹斯)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近日在列席十一届全国人大[QuanGuoRenDa]四次会议时透露,教育部正在和上海、北京研究,逐步推进异地[YiDi]高考[GaoKao]。消息一出,立即引起广泛关注。这意味着数以百万计的外来工子女不用独自返回户籍地读高中。

  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人担忧:异地[YiDi]高考[GaoKao]是否会大大增加本地考生的竞争压力?异地[YiDi]教育一旦放开,如何避免“高考[GaoKao]移民”泛滥?昨日,广东代表团的全国人大[QuanGuoRenDa]代表们就此展开热议。

  珠三角外来工子女超300万

  全国人大[QuanGuoRenDa]代表、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告诉记者,广东是全国外来工最多的省份,也是外来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规模最大的省,其数量达到313万人,占全国1/3,超过了北京、上海、天津3市义务教育学生数之和。

  “异地[YiDi]高考[GaoKao],肯定是个好事情。”全国人大[QuanGuoRenDa]代表、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校长贺优琳,全国人大[QuanGuoRenDa]代表、汕头市金山中学校长李丽丽听到这个消息,不约而同地表示。

  贺优琳告诉记者,他到北京参加两会之前,收到一封1.5万人签名的联名信,反映在北京上学却不能在北京参加高考[GaoKao]的事情。这种情况在广东同样存在——— 很多外来工子女在广州上学,却只能回到户籍地参加高考[GaoKao]。

  “在以前全国一张卷的时期还好。现在是各省命题,回去考等于回去重新学,难度很大。而且小孩独自回去,安全、开支都是问题。”贺优琳表示,教育部如果真在着手研究,确实令人鼓舞。

  高校招生指标要重新洗牌

  “如果真的实行异地[YiDi]高考[GaoKao],设计操作很复杂,这是对招生资源的重新分配。”贺优琳说,这包括高校的招生指标都要重新洗牌和分配,必须根据每个地方考试的人数进行再分配才合理,否则对广东户籍人口又是冲击和不公。

  贺优琳说,目前国家高考[GaoKao]政策对欠发达地区实行保护政策,而发达地区比如北京的高校多、资源也多,假如放开异地[YiDi]高考[GaoKao],哪个地方好考,人就涌向哪里,必然会造成混乱。“像广东,考生高考[GaoKao]难度已经很大,假如资源不重新分配,只要在当地务工的子女都可以高考[GaoKao],那考生的压力更大。”

  这也是李丽丽所担忧的问题。她指出,关键是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均衡,前几年被严查的“高考[GaoKao]移民”现象,就是钻了招生政策的空子。“实行异地[YiDi]高考[GaoKao],确实会促进公平,但必须强调可操作性,包括法律层面上有很多问题要做。”

南方网编辑:张伟雄

     相关链接
    ·深圳大学将探索全员自主招生(图)
    ·深圳首例虚假社保购房案被判购房无效
    ·药店店主向吸毒人员售管制药品被以贩毒罪查
    ·陶瓷厂百余工人因肺部有阴影获赔
    ·广深高速南行方向再度无加油站(图)
    ·区规划局长被指每宴必喝茅台续:贪贿细节曝
    ·广东今年各地市将设省直管县试点
    ·广州西湾路出土各个时期古墓葬百余座(组图)
    ·深圳机场第二跑道6月启用 明年底启用T3航站
    ·12岁女孩患严重心肌病成功换心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