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资源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百色市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北京:一半开发区土地利用率不达标
2009-05-25
成片的绿地中点缀着稀稀疏疏的平房,不知道的还以为到了“高尚社区”,其实这是目前大部分开发区的共同景观。除了土地,不少开发区企业在使用水、电等资源时也显得大手大脚,令人痛惜。

  开发区企业跑马圈地、浪费能源的做法,今后不允许了。昨天,在北京市2005年工业工作会上,每位与会代表都拿到了一份名为《关于北京工业开发区(基地)建设项目节约土地和资源的意见》的文件,这份由市工业促进局、发改委、规划委和国土资源局共同签发的文件虽然只有短短三五百字,却从土地利用、资源消耗和土地产出三方面为开发区设立了门槛,它所采用的指标不仅远高于当前的国家标准,也高于任何一个地方标准。

  容积率不得低于0.8

  开发区和区内企业为什么那么不心疼土地?原因是开发区工业用地出让价格低,企业有“不占白不占”的心理。据北京市工业促进局产业布局指导处处长陈世杰介绍,目前本市开发区每亩工业用地的出让金在15万元至30万元之间,而一个工业项目的投资额动辄数亿元,相比之下,用地的那点支出根本不算什么。由于多占一倍地比多盖一层楼更划算,绝大部分企业的厂房都是只有一层的平房。

  今后企业在用地时得精打细算了。《意见》规定:市级开发区的建筑密度不得低于50%,国家级开发区的建筑密度不得低于55%;与此同时,市级和国家级开发区的容积率均不得低于0.8。达到这个标准就意味着今后开发区的房子盖稀了不行,盖矮了也不行。虽然土地出让金并没有增加,但新出台的土地利用指标间接为企业用地设立了密度和高度两项指标,土地利用率将因此而大大提高。

  据悉,按新标准衡量,目前本市有一半开发区土地使用效率不达标,有关部门将加强对这些开发区的监控,使其修正规划,确保达标。

  万元产值耗水不得超过3.2立方米

  北京是个缺水的城市,《意见》对企业用水做出了近乎苛刻的规定。其中电子信息产业用水指标最为严格,每万元产值耗水不得超过1.2立方米;机电产业和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耗水次之,为1.6和1.8立方米;生物工程和医药产业万元水耗为2.5立方米;政策最宽松的都市产业万元水耗也只有3.2立方米。为节约用水,今后本市将严格控制耗水量最大的饮料类项目。

  《意见》同时对企业能耗进行了规定。五大产业万元能耗折合成标准煤在0.11吨至0.43吨之间。

  “这一标准是市工业促进局对五大行业的190多家企业进行水耗和能耗调查后,综合制定的”,陈世杰说,“凡不符合上述标准的企业,一票否决,没说的。”据悉,由于这一原因,有关部门已经在2004年“枪毙”了十多个投资项目,最大的项目投资额超过130亿元,但因为耗水量巨大,同样未通过审批,这显示了本市执行新标准的决心。

  每公顷土地产生的税收不得低于百万元

  能耗越低越好,产出则越高越好,今后只有收益最好的企业才有资格进驻开发区。《意见》也开列了三项土地产出指标,包括单位面积土地工业总产值、税收及就业。其中,单位面积产出最高的电子信息业每公顷土地贡献的工业总产值要在7000万元以上,税收要在280万元以上,吸纳的就业人数要在160人以上;单位面积产出较低的生物工程和医药产业每公顷贡献的工业总产值也不得低于2000万元,税收不得低于100万元,吸纳的就业人数不低于50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内蒙古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出让总价8.81亿
    ·南京推出7幅地块出让 太平南路出让地下土地
    ·广东省国土资源监督检查条例元旦正式实施
    ·大规模调查表明:多数安徽农民不赞成土地私
    ·内蒙古: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正在全面推进
    ·深圳市出台了八大政策严管土地
    ·贵阳市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会议召开
    ·广西国土资源厅实行新闻发布制 及时通报工
    ·江苏明年实现国土资源政务电子化
    ·厦门市土地管理出台新举措 保护失地的农民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