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上海7月12日电(曹杰 邹瑞玥)上海交大农业与生物学院教授武天龙有个有趣的外号:“扁豆教授”。12日,他向记者介绍了他历经13年的研究培育出的“扁豆世家”:采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标准种植,可以像大豆一样直立生长,不打农药也能阻碍害虫繁殖,而且纤维少、色泽口感好。这种扁豆比上海本地扁豆早熟7-10天,每亩可减支30%,增产10%,增收上千元,即使和豌豆、莴苣等一起密集种植,也不影响产量。 copyright dedecms
“独立”扁豆口感好
copyright dedecms
扁豆的营养成分相当丰富,其富含的血球凝集素还被认为有抗癌作用。在人们的印象中,扁豆通常是搭架爬蔓儿生长的。而武天龙培育出的扁豆新品种,却有直立生长的“绝技”。通过直立化栽培新技术,武天龙的团队对扁豆生长幼苗期进行调控,将扁豆的植株高度在40厘米,促使扁豆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这样下来,扁豆就能像大豆一样直着生长,省去了搭架的工序和费用。”武天龙介绍。能够直立生长,扁豆的栽培空间也大为节省,植株种植密度可增加5-8倍。
dedecms.com
武天龙介绍,“扁豆世家”的几个新品种都有荚厚、多肉质的特点,成熟期提前7-10天,颜色鲜艳,抗斑点病,耐热性强。“交大红扁豆2号”、“交大艳红扁”2个新品种在上海市城市蔬菜公园试种表现良好,深受市民的喜爱,具有观赏和食用的双重价值。“交大翠绿扁”和“交大青扁豆1号”口感香甜柔糯,风味极佳。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抗虫病害产量高
本文来自织梦
虫害是让菜农头疼的事;农药则是消费者头痛的事。“扁豆教授”发明了一种专门针对扁豆野螟的防治新技术,把这两件最头痛的事儿都解决了。根据扁豆螟一年繁殖7-8世代,卵产在花瓣上的生长习性,武天龙团队采用扁豆生长调控技术,阻断扁豆螟的生长世代。此外,他们还采用扁豆枝芽分泌的液体,制成对扁豆螟具有特殊吸引力的胶板,让剩余野螟无处可逃,这样扁豆生长不用打化学农药。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除此之外,武天龙还发明了扁豆和水稻二季作栽培新技术,显著提高农民经济效益和生态效应。他透露,扁豆按市场价格2.5元/公斤计算,产值在4281.3元/亩,水稻按市场价格2.0元/公斤,亩产值在938—986元,水稻和扁豆全年合计产量5219.3元,比清种水稻增加产值529.3%。此外,武教授说,采用这种技术,扁豆、豌豆、莴苣也可“同堂”生长,错季收获,而不影响彼此的生长和产量。
dedecms.com
武天龙透露,他计划在未来五年,完成黑色、大红、枣红、浅红、黄色、草绿、深绿等各种颜色的扁豆新品系。目前,上海浦东新区种植扁豆面积在2万亩,“目前在世界上还没有扁豆如此大面积产业化生产的先例,其产量和和价格已经决定整个华东地区乃至全国的市场。”武天龙介绍,上海交大还与上海红刚扁豆专业合作社、上海浦东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合作,确保扁豆供应量平均能够解决约40万市民的蔬菜问题,供需数量合理,此举一下子解决了上海市民“卖、买菜难”的怪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