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文化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北京叫停拆迁梁思成林徽因故居 雕梁画栋不再——中图社
2009-08-10
上世纪30年代,北总布胡同梁思成林徽因宅院旧影。 2009年7月10日,历经70多年风雨,旧宅面目全非,其中部分房屋已被拆除。 马樱花树仍在,但斯人已去。昨日,已面目全非的梁思成林徽因故居,工作人员正查看损毁情况。记者 浦峰 摄

  虽然并非挂牌文物保护单位,但身处北京旧城整体保护范围之内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故居———东城区北总布胡同24号院却已经被部分拆毁。昨日中午,闻讯赶到现场的北京市规划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拆除行为暂缓,待调查清楚之后结合建设方案再做研究。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四合院已部分拆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北总布胡同24号院原是一座两进小四合院,1931年至1937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在此租住(当时的门牌是3号),他们的小儿子梁从诫也在这里出生。 tujian.org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院内垂花门被拆,建起一座三层小楼。院内的东厢房后来也被拆除。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今年5月,一纸“通告”贴到了24号院的西墙上,其中称一房地产公司于2007年9月30日,依法取得了《房屋拆迁许可证》,在北总布胡同、前赵家楼胡同、先晓胡同及弘通巷部分门牌进行商业项目建设,并实施拆迁工作……”落款为“北京市东城区房屋管理局”,未加盖公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而在此前的2005年,国务院即批复了《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其中明确规定“合理调整旧城功能,防止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目标,强化文化职能;保护北京特有的‘胡同———四合院’传统的建筑形态;停止大拆大建。”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但24号院门楼及西厢房还是被先后拆除了。 tujian.org

  居民介绍,目前仅存的进门处的倒座房为私房,北侧的平房(原来的正房)为房管所公房。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规划委现场叫停拆迁 tujian.org

  昨日中午,闻讯赶到现场的市规划委有关负责人向周边居民了解了情况,与开发商协调后表示,拆房的事情马上停下来,居民搬迁还可以正常进行。房子是留是拆还是修,等到具体的调查之后,结合建设方案,再做进一步研究。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名负责人表示,由于不是挂牌文保单位,有关部门对24号院的历史情况并不了解。 tujian.org

  开发商方面也表示,之前不知道这里就是梁思成、林徽因曾经居住过的地方。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对于开发商的说法,居民均表示不认可。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拆迁补偿升至5万/m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有关资料显示,这一地区要建的商业项目早在2003年就开始实施拆迁。在北京市发改委的网站上,该项目房地产开工计划时间为2006年,建筑面积152306平方米,定位为公寓及商业办公项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媒体报道,这一建筑高度70米、共23层的商业项目,由于拆迁难度大、成本高,已经数次转手,至今仍未完成拆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居住在院内北侧平房内的居民介绍,这里大概有居民十余户,因为拆迁搬走的并不多,“最早开发商提出的拆迁补偿是每平方米3万,大伙儿当然不同意啊,后来谈到5万,我们还是不会搬的”,这位居民认为,这个“黄金地带”绝不止这个价钱。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23下一页

  - 现场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马樱花树依然 雕梁画栋不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北总布胡同24号院对面,就是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所在地、现在的赵家楼饭店。从饭店对面的小胡同弯进去,才能看到24号院的正门。昔日雕梁画栋的门楼顶部已经被翻开,只剩下横梁,依稀可见原来的红漆门框。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残存的门楼下,堆满了各种垃圾,占据了通道一半的位置,蚊蝇在上面盘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院子的东墙已经完全没有了,地上堆着残砖剩瓦,西墙大部分也已经拆完,用蓝色围挡遮掩着。 tujian.org

  整座院子里保存最好的,就是门楼旁边的倒座房。雕花的房檐和简单的彩绘说明这里曾是一座颇为讲究的宅院。倒座房北侧是梁从诫小时候爬过的马樱花树。树木的对面,则是已经搬走一户的三层小楼。据居民介绍,搬走的是漫画家叶浅予。 tujian.org

  “他们(拆迁工人)把整片整片雕花的木板都拆了下来,那些木板特别好看,我就捡起来,放在旁边,准备晾一晾收拾收拾”,院内的一位女性居民说,一会儿没注意,大堆大堆垃圾就堆在上面了。现在,垃圾都已经堆了半人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院子的北侧是一溜数间平房,其中一户已经基本拆完,其余平房里还住着人家,从打开的墙壁和房顶看,这些建筑还保存了中国古建传统的“大木结构”特点,房梁基本都是木头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排平房,就包括当年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卧室、各自的工作室,以及当时颇负盛名的“太太的客厅”。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再往北,仅一墙之隔的12号院是梁思成、林徽因的挚友———哲学家金岳霖的故居。院里的居民说,12号院也在拆迁范围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故居旧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太太的客厅”会聚文化精英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一生没有属于自己的房产。在北总布胡同租住的6年多,是两人对中国建筑史及文物保护做出重要贡献的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7年间,梁思成、林徽因与中国营造学社的同事调查了137个县市、1823座古建筑,对其中的206座古建筑进行了详细测绘,完成图稿1898张。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古老的敞肩桥———河北赵县的隋代赵州桥、世界上现存最高的木构建筑———山西应县的辽代佛宫寺木塔、中国现存最伟大的唐代建筑———山西五台山的佛光寺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一时期,梁家的客厅成为京城有名的文化沙龙———“太太的客厅”。哲学家金岳霖、政治学家张奚若、哲学家邓叔存、经济学家陈岱孙、作家沈从文和萧乾等都是这里的常客。诸多学者认为,冰心的小说《我们太太的客厅》就是暗指林徽因的客厅。而林徽因也曾因在小说中被讽刺,送过冰心一坛山西陈醋。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萧乾曾回忆,“那天,我穿着新洗的蓝布大褂,先骑车赶到达子营的沈家(沈从文),然后与沈先生一道跨进了北总布胡同徽因那有名的‘太太的客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时间是一个最理想的北平的春天下午,温煦而光明。地点是我们太太的客厅。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正对着客厅的门,是一个半圆式的廊庑,上半截满嵌着玻璃,挂着淡黄色的软纱帘子。窗外正开着深紫色的一树丁香,窗内挂着一只铜丝笼子,关着一只玲珑跳唱的金丝雀。 tujian.org

  北墙中间是壁炉,左右两边上段是短窗,窗下是一溜儿矮书架子,上面整齐地排着精装的小本外国诗文集。有一套黄皮金字的,远看以为定是莎翁全集;近看却是汤姆司·哈代。我们的太太嗤的一声笑了,说:“莎士比亚,这个旧人,谁耐烦看那些个!”问的人脸红了。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南边是法国式长窗,上下紧绷着淡黄纱帘。———纱外隐约看见小院中一棵新吐绿芽的垂场柳,柳丝垂满院中。树下围着几块山石,石缝里长着些小花,正在含苞。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摘自冰心小说《我们太太的客厅》

tujian.org

上一页123下一页

  - 记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梁再冰:那里已不是原来的样子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八十岁高龄的梁再冰是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大女儿。“一年多以前我和老伴去那里看过,已经完全不是我小时候的样子了”。“这里跟我已经没有关系了,我小时候住过的北京城没有高楼”。电话中,老人的声音听不出任何感情色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抗战爆发后,梁家搬离北平,当时梁再冰只有八岁,抗战胜利以后,全家人还去北总布胡同看过,“也许是年龄大了,觉得那个院子没有小时候大了”。此后几十年,梁再冰一直没有去过故居,直到一年以前。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梁再冰的记忆中,小时候进到院子里右边有很长的路,往里走才是第二道门。“不想回忆了,拆与不拆都一样”。老人再次掐断自己没有忍住的回忆。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专家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非文保单位就可拆大错特错”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北京古都风貌保护与危房改造专家顾问小组专家徐苹芳表示,虽然梁思成林徽因故居不是挂牌的文物保护单位,但按照《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只要属于旧城整体保护范畴,就应该坚决予以保护,“停止大拆大建”。 tujian.org

  “不是文保单位就可以拆,这是一个大错特错的看法”。徐苹芳说,由于文物部门对于此类拆建没有实质性的权利,根据法律的规定,就算是拆掉了文保古建,“最多罚点钱”。而开发商获得的是巨大的经济利益。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徐苹芳认为,有效制止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建设部门和规划部门。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 王荟 浦峰 摄(除资料图外) tujian.org

上一页123
     相关链接
    ·北京叫停拆迁梁思成林徽因故居 雕梁画栋不
    ·梁思成故居部分被拆追踪:众网友力挺保留故
    ·八道湾“鲁迅故居”将作为中学校内文物保存
    ·北京明茂陵下周大修 十三陵将建影视基地—
    ·扬州大学生暑期实践关注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
    ·十三陵茂陵本周五起大修 文物库房将开建—
    ·中国最古老的《古兰经》手抄本首度亮相——
    ·姚安文物上次被震尚未修 如今破坏更严重—
    ·洪灾后文化遗产受损状况调查:明城墙喷水如
    ·秦直道:两千多年前“高速公路”今安在——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