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文化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扬州大学生暑期实践关注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中图社
2009-08-10

  中新网扬州七月十二日电(记者 崔佳明 曹羽)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学生关注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卸甲布袋木偶”,十一日,暑期社会实践团学生走进高邮卸甲镇,对高邮卸甲镇“卸甲布袋木偶”的申遗过程、演出细节、传承现状等将进行为期4天的详细地记录和拍摄工作。

tujian.org

  我们关注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旨在让更多的群众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以此引发社会对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如何保留和发扬的思考。暑期社会实践团的学生们如是说。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目前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市级名录共有一百〇四项,其中国家级有漆器髹饰、雕版印刷、剪纸、清曲、评话、扬剧、玉雕等十五项、省级二十三项。分布在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十大类。其中扬州的通草花、捏面人、卸甲木偶戏等项目属于濒危项目。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扬州是木偶戏的发祥地之一,周边的木偶戏与扬州木偶戏一脉相承。扬州木偶戏源于唐代,盛于明清。在古代扬州,木偶戏的品种比较齐全,包括杖头木偶、提线木偶和布袋木偶,还有水傀儡。卸甲木偶戏发掘和保护,并成功申报扬州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填补了江苏现代戏剧品种的空白,让几近失传的古老艺术重获新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高邮卸甲镇上唯一会玩木偶戏的71岁的吴锦田老人激动地说,卸甲木偶戏始于民国初期,原以为这门手艺会失传,想不到政府帮他恢复演出,成功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自己也成为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告诉记者,一直担心的传艺问题也得到回应,侄子主动要求跟他学艺,他对今后生活充满希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高邮文化站副站长金大清表示,濒危项目的保护,需要政府投入一定的资金,给传承人在生活上和技艺的传承方面提供条件,使这些老艺人在他们有生之年将掌握的绝技传授给下一代,使我们的传统技艺不至于消失,同时也希望社会上关注文化遗产保护的人士也能参与到非遗濒危项目的保护中来,提供一定的资助。

tujian.org

  文史专家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民间,生存与发展依然在民间,传承与保护必须依靠群众自觉参与。同时要用科学发展的理念,做到保护项目的本真性,传承是关键,没有传承就没有活力,就不可能可持续发展。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了解,近年来,扬州采取一系列措施,对传统文化、传统工艺实施保护:大力开展扬州特色文化和民间艺术普查,建立信息资料库;对濒临失传的民间绝技,组织人员抢救整理,保存了一批珍贵资料;对一些技艺高超的工艺大师发放政府特殊津贴,鼓励其带徒授业;积极申请漆器工艺原产地保护,建立优秀传统文化、工艺、技艺的认定保护制度;建立了一批专门性的博物馆、展览馆,更好地保护和展示地方特色文化和民间工艺。(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扬州大学生暑期实践关注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
    ·十三陵茂陵本周五起大修 文物库房将开建—
    ·中国最古老的《古兰经》手抄本首度亮相——
    ·姚安文物上次被震尚未修 如今破坏更严重—
    ·洪灾后文化遗产受损状况调查:明城墙喷水如
    ·秦直道:两千多年前“高速公路”今安在——
    ·阴山岩画装上了“电子眼” ——中图社
    ·专家:申遗谨防“热过头” 并非越多越好—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嵩山为何落选“世遗”—
    ·考古大军云集河南淅川抢救发掘文物——中图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