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中期“号外”价更高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所谓“号外”,是指在两期报纸之间,报社为最新发生的重大新闻和突发性事件,在第一时间临时出版的一种只有出版日期但没有统一编号(指在常规编号以外)的特殊报纸。近年来,我国国事、大事、喜事连连。业内人士预测,“号外”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收藏空间。其中,早中期“号外”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目前,各种报纸的“号外”视出版年份的先后和存世量的多寡,绝大部分的交易参考价为50元至1500元不等。在近年来国内的一些大众藏品拍卖会上,“号外”的成交价同样取得不俗成绩。如一份1997年由《广州日报》与《广州商报》合作出版的中共十五大“号外”成交价超过200元;一份报道美国开始攻打阿富汗的《深圳商报》“号外”市场价达到60元。 tujian.org
近年来,全国大中城市各种报纸出版的“号外”层出不穷,仅以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为例,《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数以百计的报纸都出版了“号外”。这类“号外”史料价值虽高,但因存世量太多,其升值速度要小很多。相对而言,一些存世量较为稀少的早中期“号外”的收藏前景更为业内人士看好。如一份十分罕见的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当天的《顺天时报》纪念“号外”,成交价高达7000多元;一份民国三十八年二月一日《关东日报》出版的“人民解放军解放北平”的“号外”,其市场价达到4000余元。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前不久,笔者在上海文庙旧书市场见到一张1958年9月4日由山东《潍县大众》报社出版的8开“号外”,普通白纸单面套红印刷,引题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大红标题更令人惊叹:《朱里二社放出我县第一颗亩产10261斤的玉米卫星》。1亩地能产1万多斤玉米,放到今天谁能相信?但在那个“荒唐”年代,竟人人都“信”。这张十分罕见的反映大跃进时代的“号外”,最终以1000元的价格易手。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需要提醒收藏爱好者注意的是,“号外”的收藏,一定要注意搜集正式发行的报刊出版的原汁原味的报纸。时下,一些非正式报刊发行的所谓“号外”,趁着“号外”收藏热,一哄而起,到处滥印滥发,其实没有任何收藏价值。 tujian.org
作者:吴伟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