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文化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山西民间收藏爱好者欲建“大寨博物馆”——中图社
2009-08-10

  中新社太原七月二十日电(王丽娟 张恩)山西民间收藏爱好者李建伟花费二十年心血倾力收集代表大寨历史时代的物品,欲建一座以“大寨文化”为专题的博物馆。

tujian.org

  山西省晋中大寨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曾是中国农业一面旗帜。开国领袖毛泽东提出:农业学大寨。当时,世界许多国家首脑在此探讨当代农业发展之路,海内外先后约有一千多万人曾去过大寨参观学习。大寨曾作为一个时代符号,见证了中国半个世纪的时代变迁。大寨是当时中国地图上唯一能找到的村级地名。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位民间收藏爱好者出生在山西昔阳县,闻名天下的大寨就在他的家乡。李建伟说,“我是大寨文化的忠实粉丝。”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上世纪八十年代,年仅十六岁的李建伟走出家门,接替父亲在阳泉一家建筑公司工作。由于爱上古钱币收藏,他几乎把所有精力和积蓄投向到此行当。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几年之后,在参加北京同行一次交流会时,一外地收藏者无意间向他问起有关大寨的一些情况,李建伟却答不上来。为此他感到惭愧。之后,他用心查阅大量书籍,开始收集大寨的这段历史资料。李建伟表示,要全力收藏大寨文物,把这段历史用文物的形式讲述给后人。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开始收大寨物品时,有关大寨的书籍、报纸到茶杯、茶壶等,都在李建伟的收藏范围。每逢节假日,李建伟就走访山西的大小村庄小镇,许多城乡大街小巷都留下他奔波的身影。经过二十年的努力,李建伟收集来千余件大寨文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收藏是为了抢救大寨文化,我做这件事无怨无悔,心甘情愿,因为我做的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李建伟认为。 tujian.org

  今年已经八十岁的宋立英老人是当年大寨第一任村干部贾进财的妻子,被誉为大寨“活化石”。李建伟每次回到大寨都去看望老人。为支持李建伟收藏大寨物品,宋立英把老英雄当年用过的烟荷包送给了他。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北京一个古玩商无意间听到李建伟在收藏大寨文化。当参观过他的藏品后,被他收集的各种文物所吸引,提出以百万元的重金收购藏品,李建伟拒绝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些历史文物的渐渐流失让李建伟坐立不安,他说,虽然是我花钱收集的,它不是我的东西,它是民族的。李建伟告诉记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时下,收藏者的成果引起人们的关注。昔阳县大寨旅行社有意与李建伟合作建一大寨博物馆。有关人士称,收藏者的资料大都是一手资料,今日倍显珍贵。希望早一天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些藏物。(完)

    上一篇:红色收藏,收藏什么——中图社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链接
    ·山西民间收藏爱好者欲建“大寨博物馆”——
    ·红色收藏,收藏什么——中图社
    ·青花瓷前世今生:中国瓷器史上的一抹“青”
    ·“历代名画记”亮相 专家质疑部分展品真伪
    ·明代仿造岳飞作品被尊为神品 赝品书画也有
    ·旧纸片上凝固的时光——中图社
    ·达芬奇油画消失之谜 《最后的晚餐》未存在
    ·屡被高价忽悠,“肥鸡”成山西藏界新代号?
    ·中国当代瓷器只能是国际市场的“地摊货”?
    ·《陈独秀致胡适书札》里写了啥? 劲敌亦挚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