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此次展出的名画中具有争议性的作品,策展人表示“观众可以当一回鉴定家”。 本报记者 韩萌 摄
“历代名画记”亮相中央美院美术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未鉴定“秘画”引争议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昨日,古韵十足的历代名画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亮相。美院馆藏的历代名画,以唐代美术史家张彦远的理论框架首次亮相。但在“秘画”专题部分,却引来相关专家的质疑,认为美术馆展览不能将有争议的画作进行简单展览。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徐冰天书做“题头”
tujian.org
唐代美术史家张彦远在其著作《历代名画记》中为中国国画做了理论分类。此次中央美院美术馆展出的200幅历代名画正是借用了这一划分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近两百件藏品从唐代直到近现代齐白石、林风眠等大师,记者了解到此为中央美院历年馆藏。策展人尹吉男介绍,这些馆藏珍品有美院多年来购买的,也有美院教授家属捐赠的,其中还包括徐邦达、徐悲鸿等人的捐赠。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看到,在张彦远的框架下,此次展览将作品分成人物、鬼神、山水、花鸟、妇女和秘画等六个部分。其中,在山水部分就有沈周的《云水行涡图》、明代仇英的《山水》等名作,“此次展出的名画主要以反映各个时代特征的角度出发,而不是董其昌意义上的名画,”同为策展人的李军指出,类似展出的齐白石山水画就想突破传统对齐画虾的局限。尤为特殊的是,徐冰的天书也走进了此次展览。在每一专题的开始处,观众均可以看到徐冰用英文字母所做的天书来做题头。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专家质疑部分展品真伪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此次“历代名画记”中,还专门开辟了“秘画”部分。策展人介绍,此部分专门指年代和作者归属具争议性的作品,类似传南宋赵伯驹《长江万里图》、传明仇英《百美图》等作品,“观众可以当一回鉴定家,”李军指出。不过这受到了有关专家的质疑。靳尚谊和美院教授张立辰指出,这种还未经过专家进一步鉴定的作品就拿出来展览,会影响到观众的观赏。与此同时,张立辰还表示此次展出的部分作品中,真伪有待进一步确认。类似清郑燮的《墨竹图》便从画面及题字等方面都受到张立辰等专家的质疑。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到9月16日,美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会组织专家对此次展览的秘画部分进行鉴定。 tujian.org
(记者李健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