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文化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常佩业发起“山寨文艺晚会” 节目雷人(图)——中图社
2009-08-10
常佩业、贾承博在表演。王林摄

  著名相声演员常佩业挑起另类艺术大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山寨晚会”昨晚在大剧院首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4月13日晚,一台由著名相声演员常佩业发起、导演并参演的“山寨文艺晚会”在辽宁大剧院上演。一场完全由专业演员演绎的另类艺术晚会,给人一种别样的感觉,让人意识到当今时代舞台艺术的多样化体现。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常佩业:只为丰富文化市场,研究文化形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晚会前常佩业表示,“这种晚会,我们不追求它是什么,只是让观众去品味,观众觉得它是什么,它就是什么。但无论是什么,它都是一种文化的传播。更主要的是推出一种全新的演出态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们通过这种与众不同的文化演出形态,把人们对于现实生活中的文化消费模式与网络文化结合起来。这种演出并不是别出心裁、哗众取宠,而是试图探寻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沈阳的文化市场。‘山寨文艺晚会’并不是最终的名字,只是暂时借用‘山寨’这个文化符号而已,自己也想通过这种文化演出来研究曲艺舞台的改革与发展问题,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作为相声大师马季在辽宁的惟一弟子,也是辽沈地区相声界的领军人物之一,面对传统相声不景气现状,常佩业表示:“笑的艺术必须推陈出新。这次演出就是一次很好的尝试。我们现在最大的愿望是将这样的演出做到像刘老根大舞台一样,日日出新,天天精彩。”

tujian.org

  打破艺术门类间的界限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是一台集怪诞小品、相声、搞笑、演唱、反常规魔术和杂技于一体的晚会,利用漫画、边缘、流行文化等手段演绎流行化的事件,打破某些艺术形式固有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仅看晚会节目单,就让人感到与众不同:“情景喜剧《新闻乱播》、脱口秀《芙蓉姐姐见面会》、小品《超女是这样炼成的》、杂技小品《鸡不飞蛋不打》、相声魔术小品《教你学魔术》、歌曲《让我欢喜让我忧》……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由常佩业和贾承博合作的相声魔术小品实际上是将相声、魔术和小品三种舞台表演形式融合到了一起。而情景喜剧《新闻乱播》,一边播新闻,一边进行现场采访,既是情景剧,又是小品。看上去有新鲜感,与观众从前看到的舞台节目截然不同。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爆笑节目折射社会现象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常佩业表示,舞台艺术永远是要反映社会的,这是其根本和生命所在。这台山寨晚会集滑稽和幽默于一身,笑后还是令人所悟的。节目中融入了近期流传于网络上的一些热点问题,比如“范跑跑”、“躲猫猫”。再有,如歌曲《让我欢喜让我忧》,歌词全部换改,以一名大学生毕业后就业为题材进行了再创作。喜,是因为大学毕业了,忧,是因为找不着工作,以幽默的歌词流露出大学生对考学、就业的无奈与酸楚。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整台晚会中的节目语言多数较雷人,同时也强烈地讽刺了现今不良社会现象,尤其是对一些行业“潜规则”的鞭挞。比如小品《超女是这样炼成的》。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昨晚的演出,虽然启用的都是专业演员,但由于是试演,而且是另类的演出,均有些放不开。只有常佩业一对演得较到位。对于这样类别的演出,未来之路如何,人们还是要拭目以待。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报记者 李彤 蓝恩发

     相关链接
    ·旅日男旦吴汝俊领衔新京剧《则天大帝》上海
    ·马东盛赞小沈阳郭德纲:我的相声不卖钱——
    ·常佩业发起“山寨文艺晚会” 节目雷人(图)
    ·5大“魔王”齐秀近台魔法 ——中图社
    ·中国戏剧梅花奖在平顶山开赛——中图社
    ·歌剧《青春之歌》将唱响北大——中图社
    ·“越剧王子”赵志刚:李旭丹在我们那儿挺踏
    ·小泽征尔:用音乐作礼物回馈中国 ——中图
    ·“孔雀公主”杨丽萍新作《云南的响声》即将
    ·“谭家”与“梅家” 渊源甚深——中图社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