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文化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生·活”该如何继续?——中图社
2009-08-10

  “生·活”该如何继续?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王 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去年的“5·12”大地震,引发了无数令人感动的故事,北京人艺也在十分紧迫的情况下,创作出了以抗震为背景的话剧《生·活》。虽然因为时间仓促的原因,剧本还不够成熟,但此举依然受到各界好评。正如崔永元看完戏后的“实话实说”:“这个戏虽然称不上是艺术作品,但依然令我很激动。它更多的是表达一种情感,就像大家为灾区捐款一样,这个戏也表达了话剧工作者的一种责任和心愿。”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除了《生·活》,去年还诞生了不少以抗震救灾为题材的舞台作品。但转眼间,一年过去,今年还能像《生·活》一样继续在舞台上演出的作品屈指可数,十分罕见。并非人们已将国难遗忘,而是大多数作品欠缺足够的艺术生命力,虽让人一时感动,但却经不起时光和艺术标准的考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生·活》再度公演的排练场,濮存昕和记者闲聊,说起他一直担任德阳东汽中学的辅导员,地震后帮助那里做了些事情。“这个中学的校长在地震中失去了家庭和亲人,但最近他告诉我,他快要结婚了。”濮存昕感叹道:“真快啊!不过才一年!人们的生活需要重建,精神需要重建,感情也需要重建!”四川籍的陈小艺也告诉记者,四川人特有的乐观性格,让他们在巨大的灾难后,很快就开始重建自己的家园和生活,如今,除了不敢买高楼以外,四川人享受生活的心态令人惊叹。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确实,地震后的一年间,有的人自杀了,也有的人结婚了,很多人的生活都因为地震发生了巨变,而每个人也都需要继续面对“生·活”的课题。这其中真实的故事和情感,戏剧性与深刻性应该绝不亚于作家们的创作。但是否有人把这些记录下来进行创作?是否有人关注震后人们的“生”与“活”?记者问濮存昕,仅仅表现地震发生时刻的《生·活》今年再演是否还能让人那么感动?相比起去年的仓促而就,如今有了更为充裕的创作时间,人艺为什么不续写《生·活》?濮哥一时无语,不过他告诉记者,确实有人给他寄过剧本,是以“范跑跑”为题材的,但剧本显然不太适合人艺演出。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确实,如今的舞台上,应景的演出多,能够成为经典保留下来的少;把社会现实和重大新闻当做剧中台词调侃的多,而正视和反思其中深意的甚少。震后一年间,无论国家还是个人,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其中有的惊天动地,有的深藏潜底。每个人的生活都被如潮水一样的时光推动着继续,而文艺工作者如果只浮光掠影地去关注那惊涛骇浪中的几朵浪花,而无视或淡漠其中的暗潮汹涌,那无异于一种冷漠、无能和失职。

    上一篇:制约杂技发展的九大顽症 ——中图社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链接
    ·“生·活”该如何继续?——中图社
    ·千余京剧秘本将“重出江湖” ——中图社
    ·制约杂技发展的九大顽症 ——中图社
    ·章子怡等出外"打工" 王晓鹰:国话演员很多
    ·《大地安魂曲》:“5·12”首演不需要掌声—
    ·京剧杂技《粉墨》登场北京 国内外演出已百
    ·人艺抗震大戏《生·活》再度上演——中图社
    ·《思念曲》萦绕映秀镇 由80后作曲家创作—
    ·"三高"之一卡雷拉斯告别舞台? 经纪人:是
    ·赖声川:看《暗恋桃花源》如同洗“三温暖”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