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文化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郑彦英:金庸入作协诚如香港回归 什么叫江湖?——中图社
2009-08-10

  金庸入作协诚如香港回归

tujian.org

  前些天,听朋友说金庸要入中国作协,我“噢”了一声,朋友愕然,问我为什么这么平静,我反倒对他的愕然很不理解,他说网上都炸锅了,喊声一片,关键词是:一个江湖人士怎么能入庙堂之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说,首先要弄清楚什么叫江湖,什么叫庙堂。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写作上,不管是写惊天地、泣鬼神之作的作家,还是写民间文学、乡土文学、传奇故事、奇幻志怪的作家,只要写得好,有读者,都是好作家,赵树理当年戏说自己的作品是地摊文学,难道能抹杀他在文学上的地位吗?鲁迅、巴金、茅盾的作品,至今受到众多读者和学者的推崇,但张恨水等鸳鸯蝴蝶派的作家,照样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爱,谁能说他们这些作家,一个是江湖,一个是庙堂呢?更不用说金庸,在我的心目中,金庸是新派武侠小说最杰出的代表作家,被普遍誉为武侠小说史上前无古人的“绝代宗师”和“泰山北斗”,一些金庸小说的发烧友狂热地称他为“金大侠”,说明了他在读者心中的地位。但不能因为称他为大侠,就成了江湖人士,就必须在文学场地上杀出一片独特属于自己的地盘,威风凛凛在屹立在这个地盘上当起岳不群甚至任我行。与全国重要作家势不两立、剑拔弩张。 tujian.org

  金庸到了85岁高龄,想起加入中国作协,是有其历史原因的。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55年,金庸开始写《书剑恩仇录》,在《大公报》与梁羽生、陈凡开设《三剑楼随笔》,成为专栏作家。1957年进入长城电影公司,担任专职编剧,著有《绝代佳人》、《兰花花》、《不要离开我》、《三恋》、《小鸽子姑娘》、《午夜琴声》等剧本,合导过《有女怀春》、《王老虎抢亲》等,当时用林欢作为笔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金庸的理想是当一个外交家,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不久,他来到北京,想圆了做外交家的梦,未能如愿后,便重返香港,从事武侠小说的创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59年,金庸离开长城电影公司,与中学同学沈宝新合资创办《明报》,任主编兼社长。长达35年。在此期间,又创办《明报月刊》、《明报周刊》、新加坡《新明日报》和马来西亚《新明日报》等。金庸主持《明报》期间,《明报》成为香港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甚至有人喻其为香港的《泰晤士报》。此间金庸从未中断写作,至1972年宣布封笔,共写武侠小说15部,为中国文学开创了一个种类,并且亲自走到了顶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个时期,金庸在香港。由于香港当时还属于英国管理,限制了香港众多作家和大陆作家的来往。这并不是金庸不想加入中国作协,更不是中国作协不愿意接受金庸。硬要把因此没有入作协的金庸划为江湖,把大陆广大作家的聚集团体中国作协看成庙堂,实有割断历史、硬要把金庸放到广大作家的对立面之嫌。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其实,金庸本人一直是和中国作协、中国广大作家保持着良好关系的,1981年后,金庸数次回大陆,先后受到邓小平、江泽民等领导人的接见,1985年任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1986年被任命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政治体制”小组港方负责人。所谓江湖,就是和所谓庙堂的正统一方势不两立,那么,金庸怎么能和国家重要领导人亲切会谈、并欣然出任官方重要职务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其实金庸入不入中国作协,中国作协都把他作为中国作家中的泰斗式人物,中国广大作家也视他为朋友,一个大作家、老作家,办没办过什么入会手续,大家并不在意,作家们见面,难道还要问一声你是否会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但是人老了,许多事情是需要整理的,香港在手续上已经回归了,难道金庸老人不能一起回归吗?其实他办不办手续都是广大中国作家的好朋友,是我们队伍中的一员,我们以他为骄傲,但是手续办了,不是更好一些吗?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不能否认,有一些写作水平达不到加入中国作协水平,而又非常想加入作协的人,拿金庸作为他们的遮羞布,这块遮羞布的突然失去,怎么不会让他们愤怒呢?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9年6月24日深夜于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来源:郑彦英

     相关链接
    ·巴金之后作协缺少大师 “大侠”终出江湖—
    ·韩寒杂志8月推出 个人薪酬七位数首印30万册
    ·郑彦英:金庸入作协诚如香港回归 什么叫江湖
    ·金庸当副主席? 作协发言人:以后再考虑职
    ·悬疑作家唐哲入作协 评金庸加入令武侠扬眉
    ·中国作家欲诉《哈利·波特》作者诽谤 索赔2
    ·陈崎嵘:希望金庸扩大作协影响力 改变行政化
    ·金庸入作协是大好事 "他选择做什么关网友
    ·金庸为什么要加入中国作协? 示范还是没意义
    ·王刚《福布斯咒语》版权尘埃落定——中图社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