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15”前后,消费维权再次成为关注焦点。据了解,去年在中山汽车[QiChe]市场持续火爆的背景下,有关汽车[QiChe]的投诉[TouSu]也不断增加。据报道,市消委会去年接到共69宗汽车[QiChe]投诉[TouSu],同比增加六成,投诉[TouSu]问题主要是逾期交车、价格虚高、货不对板、质量差等。针对这些常见问题,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记者从汽车[QiChe]投诉[TouSu]网获悉,去年广东的有效投诉[TouSu]为956宗。其中,68.20%的车主[CheZhu]在对质量进行投诉[TouSu]的同时也表达了对4S店服务的不满,而仅仅针对服务问题进行投诉[TouSu]的只占14.44%,而仅针对质量问题进行投诉[TouSu]的车主[CheZhu]则有17.36%。
而在中山,去年投诉[TouSu]数量高达69宗,同比增加六成。据了解,在众多的投诉[TouSu]问题中,逾期不交车、加价提车等问题比较常见。其实,这个投诉[TouSu]的数字并不全面。记者从汽车[QiChe]投诉[TouSu]网了解到,去年也有十多名中山车主[CheZhu]在网上进行维权投诉[TouSu]。
记者留意到,有消费者交了定金签完协议后,但到交车时间时,却被告知还没有现车。合同中如买方违约,卖方没收全额订金,如卖方违约未能于设定交车期间交车时,由卖方退还所收订金。有消费者认为,其实这样的合同不公平。“如果我要等车急用,那谁来保证我的合法权益?”对此,有关法律人士表示,按照法律规定,收受订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订金。
另外,消费者反映较多的还有货不对板的问题。尤其是部分新车交给车主[CheZhu]后,却被发现已被使用或被修理过。经营者在商品中掺杂假货、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有法律人士指出,按照法律规定,可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甚至可吊销营业执照。
据介绍,当前汽车[QiChe]投诉[TouSu]仍存在较大难题。首先是举证不力,部分消费者在平时保养、维修时不注意收集相关维修单据,以及车主[CheZhu]缺乏对汽车[QiChe]的专业知识,待到维权需要举证时才发现根本无从入手。此外,投诉[TouSu]解决效率低。对于有争议的投诉[TouSu],一般先由车主[CheZhu]向4S店报障检测,然后由4S店向厂家进行反馈、备案,常常要两三个月以上,车主[CheZhu]的维权决心也就这样慢慢的被消耗完,就算有最后坚持下来的,也会被迫在有限的维权成果面前妥协下来。
(李华炎 李经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