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观最近6年以来车市[CheShi]的月度销量[XiaoLiang]曲线图,前三个月的走势基本保持一致,就是1月高,二月低,三月高的一个V字,虽然数量级别逐年快速增长,但是从曲线变化幅度上来看则大体一致。2011年看来也不会例外,而唯一的不同是,今年[JinNian]的前三个月销量[XiaoLiang]可能会走出比往年更深的一个V字。现在,这个深V的前一半已经画好。
根据中汽协日前发布的数据[ShuJu],中国车市[CheShi]2月汽车产销分别为126.03万辆和126.70万辆,环比下降29.89%和33.09%,其中乘用车销量[XiaoLiang]96.72万辆,环比下降36.74%。具体到狭义乘用车,则环比降幅超过四成,不少狭义乘用车企业的销量[XiaoLiang]环比1月,几乎腰斩。与此同时,同比增长数据[ShuJu]则更让人担心,二月产销量[XiaoLiang]同比去年分别增长了4.48%和4.57%,直接拖累今年[JinNian]1、2月整体数据[ShuJu]同比增幅将至10%以下。
可以寻找的借口
第一,今年[JinNian]的春节淡季对二月影响时间较长,几乎从月初到下旬,整个处于春节倦怠期。而狂奔了两年的厂家和经销商,也借此休整。据了解,今年[JinNian]春节期间促销活动无论从范围还是幅度方面都较小,部分车厂的正常运转也延到了正月十五之后。
第二,政策面利好消失,利空频出。以购置税补贴为中心的优惠政策,到2011年已经基本取消,而以北京为代表的城市则相继或准备出台治堵政策,政策的核心为限购。
2月销量[XiaoLiang]似乎从来也没有成为主导市场[ShiChang]风向的关键先生。多数厂家人士认为,对2月采取放任自由的态度,是为了更好地为3月的强势反弹蓄力。不过,也有专业人士表示,不少厂家由于去年销量[XiaoLiang]超额幅度较大,所以将12月的部分销量[XiaoLiang]雪藏到了一月,是导致1月放量大增,而二月降幅增大的主要原因。
几家欢喜几家愁
从销售[XiaoShou]数据[ShuJu]来看,尽管总量出现了大面积滑坡,但是具体到各个车企,各个地区和各个经销店而言,还是各有喜忧的。
从为数不多的已经发布了2月销售[XiaoShou]数据[ShuJu]的厂家来看,通用系2月仍然完成了超过18万辆的销售[XiaoShou],其中上海通用销售[XiaoShou]超过7万台,创造了国内单一狭义乘用车企业2月销量[XiaoLiang]的历史记录,继续强势领跑。而比亚迪则让人尊敬地如实并及时发布了其2月销量[XiaoLiang]同比降22%的数据[ShuJu]。虽然环比大降的企业不少,但是同比基本还保持在升降5%的水平,比亚迪的近况确实堪忧。奔驰也给出了12580台在华销售[XiaoShou]成绩,同比激增74%。这一方面佐证了笔者不久前对豪华车市[CheShi]今年[JinNian]将继续拉出大阳线的判断,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一线车市[CheShi]进入替换车时代的征兆。不过,奥迪2月的销量[XiaoLiang]则不尽如人意,核心产品奥迪A6,销量[XiaoLiang]陡降六成以上,比2月同比销售[XiaoShou]翻番的宝马5系少卖了1300台左右。虽然奥迪A6有即将换代等因素的干扰,但是其中国好车市[CheShi]场做了好久的老大位置,似乎有松动的迹象。
经销商方面虽然是“哀声”居多,不过也不乏成功案例。上海郊县地区的经销商2月就过得非常滋润,月销售[XiaoShou]过百台甚至过两百台的店家不在少数。以东风日产松江店为例,今年[JinNian]2月该店就创下了其建店以来单月销售[XiaoShou]之最。二三线发力的痕迹在2月的车市[CheShi]寒冬中显得格外清晰。随着一线市场[ShiChang]日趋饱和,以及公共资源的日趋紧张,车市[CheShi]特别是大众类汽车产品市场[ShiChang]的天平开始向二三甚至四五线城市倾斜的态势日益显露。
后半个深V存悬念
2月销量[XiaoLiang]或许不足以说明市场[ShiChang]走向的问题,不过如今3月已经过半,如果最终的结果不能如预期般画出深V的另一半,那么对车市[CheShi]将形成结构性影响,原本预期在5月过后才会出现的降价风潮也可能会提前。截止目前来看,至少3月没有显现出2009和2010年那样的火爆态势。不过因为各大厂商都已经扩展了自身的销售[XiaoShou]半径,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数据[ShuJu]标本已经难以反映车市[CheShi]全貌。结果还是要等到4月数据[ShuJu]公布的时候才能揭晓。
从笔者与各大厂家接触的情况来看,厂方人士对于后市发展虽然均坦言前两年的好日子不会重现,但是对于车市[CheShi]整体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仍显得乐观。具体到产品,由于上海车展前后,众多车型面临换代、改款,因此3月会有较大的优惠。这会刺激市场[ShiChang]有所反弹,而作为上海车展的预热期,3月车企的大力度宣传也会给市场[ShiChang]形成明显支持。不过从上海地区一些经销商那里,笔者却听到一些不同的反应。上海某著名经销商集团相关人士称,由于本地市场[ShiChang]开始倾向中高端产品,而在投入的人力和劳动成本大体一致的情况下,高端产品的利润率远高于大众化产品,加上可预见的后续降价,大众化产品的利润率可能会进一步下降。因此,经销商端对于3月车市[CheShi]的强劲反弹并不特别期待。特别是一些售后服务能力已经饱和的商家,扩充服务能力可能是他们今年[JinNian]的主要任务。
笔者以为,3月销量[XiaoLiang]的较大幅度反弹应该能实现,但是销量[XiaoLiang]数据[ShuJu]的背后掩盖的一些问题,如前两年市场[ShiChang]的透支性消费、一线城市经销商利润来源导致其工作重点的变化,以及车企应对市场[ShiChang]变化的准备是否充足,等等,可能会在今年[JinNian]逐渐暴露出来。即使二三四线城市如愿井喷,但是相对分散的市场[ShiChang]也会给厂商带来较大的渠道成本压力。而从公共资源的角度来说,这些地区的总体车辆容量更小,更容易初几资源红线。刚性需求和资源瓶颈之间的矛盾势将成为中国车市[CheShi]中短期内必须跨越的发展门槛。
(江昭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