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建设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闪跳族”频现京城家装业
2009-05-05
本报记者 吕立祥   在某个单位工作久了想换个环境,跳一下槽,这本属于正常现象,无可厚非。因为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有的觉得薪水太低,有的与同事关系没处好,还有的觉得日后发展空间太狭小,也无升职加薪的机会……
  近来记者发现,在京城的家装业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闪跳族”。这些设计师和有手艺的工人频频跳槽,据说有的一年换单位不下10次。记者对此产生了浓厚兴趣,随即进行了采访。 设计师跳槽只为张扬个性   “闪跳族”,顾名思义,就是频频跳槽的那群人。他们如果一年内呆在一个单位不挪窝,几乎要被同学和朋友当成异类。
  “‘闪跳族’大都以‘80后’为主,他们往往在一个单位工作一段时间后,很快就跳槽到另一家单位,如果不满意就再寻找新单位。他们这样做,既耽误了自身的发展,也让越来越多的家装业老板深感头痛。”一位家装公司的人事经理何先生这样对记者说。
  1980年出生的陈小姐,是个不折不扣的“闪跳族”,其曾经是某知名品牌家装公司的女设计师。从2003年毕业至今,她换了不下20个单位。当被问及频繁换工作的原因时,她直率地说:“我频繁跳槽其实并不是为了拿更高的报酬,而是想在家装的设计上搞出点名堂,设计出新、奇、特的作品来。可是我的老板,还有好多业主,不让我这么干,说是费钱费事。没法子,我只得用频繁跳槽的方法,来检验自己的能力。如今,我虽说已经干了不下20个单位,可很难如愿。我也知道这样做其实并不好,可就是由着性子来。”


  据某调查机构统计,在“80后”的上班族中,有47%的受访者准备跳槽,而像陈小姐这样不开心就走人的频繁跳槽者约占14%,只有13%的人称不会主动考虑换单位。 技术工人跳槽只为高工资   在京城家装业,技术工人尤其是有一定技术专长的农民工频频跳槽并不鲜见。尤其是奥运工程开工以来,更是寻常事。缘由是:奥运工程人手紧缺,开出的日工资比家装行业的工资高出许多,这自然吸引了无数的技术工人投奔。这不,来自江苏泰州农村的刘师傅,在京城一家家装公司干木工活已经有些年头了,原来一天的工钱只有60元,后来涨到了80元,但他并不满足,而是来到奥运场馆某个工地。记者问其跳槽的缘由,他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到了奥运工地不仅工资能翻番,每天拿到160元,而且如此大的工程,一辈子能碰上几回呀?我不去,那不是犯傻吗?再说了,我原先打工的那家装修公司管理不规范,安全也得不到保障,有时还没活干呢!”
  来自安徽歙县农村的泥瓦匠小黄,你别看他年纪不大,只有20来岁,可手艺不错,既会干泥瓦活儿,又能当水电工,是个多面手,在业内格外吃香,如今已在京城装修业打拼多年。
  “你为啥频频跳槽,而不去找一家工资待遇高、安全有保障的家装公司呆着?”记者问。
  “我这人比较现实,上医保、三险,这对我不管用。你说为啥?因为每到年底回家探亲,这些都带不走,留下也是白搭。打工拿现钱,这比较对我的口味。不然,又怎能养家糊口?再说了,别的装修公司都在为工人涨工资,而我原先呆的那些家装公司的老板,一个比一个抠门,很少根据市场需求和个人技术特长给涨工资。如果不跳槽,那才叫奇怪呢!”小黄师傅说。
  对于农民工频繁跳槽的举动,奥运工地上的项目经理又是怎样看待的呢?“他们换工作就像坐公交车那么频繁,实在让人看不懂。我们把农民工招聘到奥运工地来,也是无奈之举。因为奥运工程开工和完工的时间都卡得很紧,任务也很重,不找他们又能去找谁呀?”奥运工程北京体育馆项目部经理顾先生说。
     相关链接
    ·李克强8天内两提房地产调控释放出什么信号
    ·上半年海南住宅投资增长近五成
    ·河北将大力整顿外派劳务市场
    ·贵州13类建设工程企业无须再年检
    ·上半年河南建筑业总产值达1290亿元
    ·山东潍坊加强建筑市场专项监管
    ·北京检查物业服务企业安全生产情况
    ·汶川“生命线”不能承受之轻
    ·坑蒙欺骗陷阱多 装修“套餐”谨慎“吃”
    ·亮剑 品牌木门企业打响市场保卫战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