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藏全力解决当雄地震灾区群众过冬问题 |
2009-05-04 |
|
本报讯 (驻西藏记者 王世玉) 10月6日16时30分,西藏拉萨当雄县发生6.6级地震,受灾地区涉及拉萨市、日喀则地区、山南地区部分县(区),造成大量房屋受损。在西藏自治区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协调下,目前,地震灾区交通、通信已畅通,受伤人员得到了妥善救治,救灾物资分发到受灾群众手中,竭力保障灾区安全过冬。
开展房屋安全大检查
地震发生后,西藏建设厅党组书记王亚蔺和厅长陈锦分别在第一时间作出指示,并立即启动了建设系统应对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成立了抗震防灾应急专家组。10月7日,西藏建设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区城镇供水供气抗震防灾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认真做好预防自然灾害加强施工安全的紧急通知》。根据《通知》要求,一是要高度重视,拉萨市、山南地区和日喀则地区等地市建设局要尽快摸清“10·6”当雄地震对房屋和城镇公共设施造成的影响,抓紧上报。其他未发生地震的地区也应引起重视,做好预防。二是要充分认识加强城镇供水、供气在抗震防灾中的重要性,及时完善城镇供水应急预案,落实供水设施抢修队伍。三是要做好在建工程的检查,切实确保施工安全。 10月7日,西藏建设厅组织的应急专家组开始对拉萨市区内的学校建筑、液化气站抗震防灾工作进行专项检查。10月11日,专家组赴地震重灾区之一的尼木县有关乡镇开展受损房屋安全检查和评估工作。之后,西藏建设厅再次抽调近60名房屋结构专家,成立了由副厅长岗杰为组长的应对当雄6.6级地震受损房屋安全检查检测专家组,分7个工作组从10月13日起分赴拉萨等三地市开展房屋和公共建筑安全检查检测。
古建筑和文物点未受损
截至目前,当雄县仍处在余震期,原震区已发生余震1400多次。余震主要分布在当雄县格达乡至尼木县续迈乡东南部。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10·6”当雄地震及余震未对附近的各文物点造成破坏与影响,拉萨市区内的主要古建筑与文物单位,如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大昭寺、博物馆等未受破坏和影响。发生地震的震中附近没有重要的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暂未收到任何文物点受破坏和影响的报告。 地震发生后,布达拉宫、大昭寺等文物保护单位均组织有关人员对各殿堂进行了全面检查,未发现墙体裂缝、廊柱倒塌等情况,各殿堂设施完好。
确保受灾群众安全过冬
在中央关心、国家有关部委和各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援下,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大力开展抗震救灾工作,现已取得“10·6”当雄县地震抗震救灾的阶段性胜利。目前,抗震救灾工作已从搜救阶段转入受灾群众安置、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和灾后重建规划阶段,灾区交通、通信已畅通,受伤人员得到妥善救治,救灾物资已运抵灾区并分发到受灾群众手中,所有灾民都住进帐篷,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但由于此次地震大部分受灾地区处于海拔较高、条件较为艰苦的农牧区,在气候已由深秋向冬季过渡的时期,因地震使房屋倒塌、受损严重的农牧民群众仅仅依靠救灾帐篷过冬,生产生活还有诸多不便,尚需在改善过渡安置住房方面加大力度。加之目前西藏尚没有安全性好、保温条件好的过渡安置活动板房,要确保受灾群众安全过冬,尚需得到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