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发布
本报记者 安领弟
1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杜鹰、广东省常务副省长黄龙云介绍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相关情况。杜鹰表示,《规划纲要》提出了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香港、澳门和台湾三地加强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合作的规划。
规划绘定未来11年愿景
杜鹰表示,《规划纲要》中的珠三角地区是指广东省的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等9个城市,并辐射环珠三角和泛珠三角地区。规划期是从2008年到2020年。 《规划纲要》从全球视角和我国实际情况出发,重新给珠三角地区定位,并特别强调,珠三角地区要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规划纲要》明确了2020年前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 《规划纲要》指出,改革开放30年来,珠三角地区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平稳发展将为港澳地区的长期繁荣稳定提供有力支撑。
大都市圈规划浮出水面
杜鹰介绍,《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将珠江三角洲地区建成广东、香港、澳门三地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全球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大都市圈之一,并从重大基础设施的对接、加强产业的合作、共建优质生活圈、创新合作方式四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 杜鹰说,世界性金融危机对香港、澳门地区和内地都有较大的冲击。广东、香港、澳门三地加强紧密合作,是渡过难关、实现新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珠三角地区下一步的发展目标是从中等发达城市向发达城市迈进,如果不能好好利用紧邻香港和澳门的优势,这个目标很难实现。 杜鹰还透露,粤港澳大桥工程建设可望在2009年开工,中央将对大桥的主体工程将投资50亿元。
粤港澳三地携手渡难关
黄龙云说,香港、澳门企业是广东省经济发展的重要生力军。面对金融危机,广东省人民愿意和香港、澳门企业一起共渡难关。黄龙云还介绍了广东省在支持港澳方面的具体措施: 一是坚决地、全面地、不折不扣地落实中央的相关政策。比如出口退税政策,这是支持香港、澳门企业在广东省发展的重大举措。 二是通过粤港、粤澳联席会议的定期协商机制,密切关注香港企业以及澳门企业的一些问题,并且在政府层面认真地研究和解决。 三是对这次金融危机中的港澳困难企业,广东省政府给予资金支持。广东省政府在促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的400亿元资金中拿出10亿元,专门用于支持香港和澳门企业。 四是在引导香港、澳门加工贸易型企业向内销转型。广东省政府在各个方面都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对港澳企业的转型进行支持。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