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春亮: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 |
2009-04-30 |
|
大连生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连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党和国家事业所需,家长和学生所盼。
使命艰巨,责任重大。为完成好这一神圣而光荣的任务,大连理工大连民族预科班班主任、电信学院教授邵春亮,从黑发干到白发,从当初学生们的“老爹”变成今天娃娃们的“老爷爷”,74岁高龄仍继续播撒着爱的火种和希望。
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信念和力量,支撑着邵春亮同志在班主任这样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坚守了二十多年?是他对学生们慈父般的爱心,是他对教育事业的强烈责任感,是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
邵春亮的事迹告诉我们:做好大连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有满腔真挚而炽热的爱心。邵春亮把教育的真谛归结为爱,爱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归宿。他视这些少数民族娃娃为己出,把慈父般的关爱,毫无保留地倾洒在学生身上,使一个个远离父母、远离家乡的少数民族娃娃,在大学校园同样享受到了亲情般的温暖,他也因此赢得了学生们的真情回报和最高奖赏!
邵春亮的事迹告诉我们: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有胸怀大局、牢记职责的强烈责任感。邵春亮的强烈责任心,不仅源于他对教育事业、对孩子们的强烈责任心,更源于他对民族、对国家、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他虽身为一名普通教师,却胸怀祖国,心系边疆,把自己的工作同祖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繁荣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不仅忠实而出色地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而且深刻认识到教育培养好这些少数民族学生,对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繁荣发展、和谐进步的重大意义,从而使自己的工作有着更加坚定的信念、高尚的追求和不竭的动力。
邵春亮的事迹告诉我们: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执着奉献的坚定信念。邵春亮任班主任二十多年来,全身心地投入到所钟爱的教育事业和孩子们身上。这二十多年,也正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发生巨大变化的重要时期,邵春亮作为一名专业课教师,把二十多年大好时光奉献在班主任岗位上,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苦,经得住诱惑,实属难能可贵。他靠什么执着地坚守了这二十多年?靠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靠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执着追求!
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同时也是一个难题。邵春亮同志在这个平凡又普通的岗位上,在这些平凡甚至有些琐碎的工作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地诠释了一名当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职责和追求,为我们破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道难题,进行了尝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我们的时代,我们的事业,需要培养一大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更需要千千万万个像邵春亮老师这样为大学生健康成长而倾洒爱心、无私奉献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愿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社会,涌现出更多的邵春亮!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