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盘锦市交警支队兴隆台大队爱心助残 |
2009-04-30 |
|
盘锦市兴隆台区有一条残疾人修鞋街,这些残疾人的摊位前时不时就有些穿制服的交警前来光顾,一边等着修鞋一边还和修鞋人家长里短地唠着。旁人见了,不免好奇地问修鞋人:“你有当警察的亲戚啊?”他们便开心地说:“不是亲人胜亲人!”这事得从7年前说起。
多年来,兴隆台区三轮车“板的”上路非法载客营运的现象非常普遍,区内不少交通事故都是这些没有手续的三轮车造成的,市民们都管这些“板的”叫“马路杀手”。
2002年10月,时任兴隆台交警大队大队长的段炼带领班子成员,组织全体民警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集中整治行动,取缔非法载客营运和无牌无证上路行驶的机动三轮车。
在当地的“板的”驾驶人中,有十几名残疾人,开机动三轮车载客,便是他们谋生的饭碗。交警们的这次行动,让他们极为不满,个个情绪激动。一次,在教育警告无效,交警们不得不查扣他们的三轮车时,他们不光破口大骂,有的还躺在自己车底下不出来,有的拿起拐杖打执勤民警。其中两个残疾人自己因事口角又互相厮打起来,头破血流后,却非说警察打人了,幸好有警方的录像资料可以证明当时的真实情况。
段炼知道这些残疾人生活不容易,但“马路杀手”的危害实在太大。于是他下定决心,把收缴工作坚持下去。此后,兴隆台区的马路上再也看不见机动三轮车的影子。
这时,心里一直不痛快的这些残疾人又集中到交警大队闹事。段炼明白,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这些失去了饭碗的残疾人得有新的谋生手段。“与其这么闹,倒不如坐下来,好好谈谈。”
段炼与时任副大队长的柳松把这些残疾人让到食堂吃饭,边吃边讲道理:“面对现实吧,三轮车营运肯定不行了,你们想一想有多少事故是由三轮车造成的?我们也知道你们生活不容易,谁有困难就吱一声,能帮的我们一定会帮。”
家在辽阳的残疾人小张见盘锦交警打击三轮车营运如此坚决,就想回老家谋生,但他手头连回家的钱都没有。段炼知道后,把他叫到办公室说:“如果你真想回家,我负责给你的三轮车保养一遍,再给你加满油,另外给你200块钱路费钱,回家好好生活。”
小张竖起了大拇指:“你们真行,俺服了。”
真诚的沟通和理性的阐释永远是化解矛盾的一剂良药,一来二去,这些残疾人被感化了,心头再次燃起希望之火,创业之志。他们的带头人丁文林说:“其实,警察说的没错,有那闹事的工夫,我们不如搞小买卖挣钱。”
为了帮助这些残疾人解决生活问题,交警们与市区残联沟通,又多方协调,在市区繁华地带开辟了一条残疾人修鞋街。夏天交警给他们送遮阳伞,冬季又帮着焊保暖棚。
在段炼调离后,现任大队长柳松又接过助残接力棒,隔三差五就和民警们到残疾人摊位前,问问他们缺啥不,有没有什么难心事儿。逢年过节,大队总不忘给这些残疾人也备份年货。
2004年,当丁文林因为孩子上不起学而情绪低沉时,柳松又掏出500元钱给孩子交了学费。
因为修路,残疾人修鞋街得挪地儿。柳松他们出面帮着协调,又找到了新摊位。
民警们心贴心地对残疾人帮扶,一坚持便是7年。春雨润物细无声。现在,丁文林和他的残疾人伙伴们已经把大队民警当成了知己朋友,没事儿就打个电话,问问平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