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辽宁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挑战行业潜规则 维护消费者权益
2009-04-30
  编者的话 新小区第一年不住也得交采暖费;转让健身中心会员卡需交转让费;在超市买东西结算后还检查小票;在医院做孕检,个人信息被转给婴幼儿用品销售商;在饭店使用消毒碗筷、毛巾要另外付费;投宿宾馆必须在中午12时之前退房,否则按全天收费……
小区私家车停车是否收费,如何收费,值得探讨。


餐馆赠饮品拒付发票已是司空见惯。

  长期以来,这些行业“潜规则”把消费者置于尴尬而无奈的境地。不该花的钱花了,不愿做的事做了,清静的生活无端受到骚扰,而大多数消费者投诉无门,也没有相应法律规章参考,只能选择忍气吞声。这些“潜规则”无声无息地侵害消费者的权益,而行业内却“广泛认同”。   值此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之际,本报记者采访了消费者和省消协,列出大家经常遇到的“潜规则”,晾晒于公众。   根除林林总总的行业“潜规则”,还群众一个健康的消费环境,既需要相关部门颁布相应法律条文来规范,更需要广大消费者一起维护自己的权利。遭遇“潜规则”,你瞪大眼睛了吗,你与商家交涉了吗,向监管部门投诉了吗,必要时采取诉讼方式了吗?只要广大消费者勇于维权,就会在客观上促使“潜规则”的获益者走向合法经营、诚信守约,有利于从根本上杜绝“潜规则”。  旅行社应充分考虑游客的利益。本版照片均由本报记者 徐丹伟 摄   潜规则之一   新小区第一年不住也得交采暖费   本报记者 黄宝锋   案例   “不交咋办啊,人家根本不给你新房的钥匙。听这个小区的邻居说,他们向开发商交了2000多块钱才领到钥匙的。后来,我一打听才知道,新小区第一年不住也得交采暖费,早成行业的潜规则了。 ”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一年多了,但一提起此事,李女士还是气愤万分。   2006年春,李女士在沈阳市某楼盘订购了一套新房。一年后,李女士接到开发商的通知去接房。李女士到达现场后被告知:必须先缴纳2007年冬天的采暖费用数千元,否则,房地产开发公司不给钥匙。开发商说得头头是道,李女士听后觉得也似乎有道理。李女士马上回家准备钱,可她拿出合同一看,发现其中并无此项条款。   于是,李女士再次找到了开发商,工作人员这样解释,新楼盘在入住时,开发公司与供暖公司签订了协议,只有达到一定面积,供暖公司才开栓供暖。并且,一般来说,入住第一年商品房供暖管线的维修由开发企业负责。而往往到了第二年之后,就转由供暖企业负责。如果房主在第一年不采暖,一旦第二年供暖管线出现问题的话,供暖公司应当承担的房屋供暖设施质量风险比较大,因此,供暖公司强烈要求住户不管第一年住不住新小区,都要交取暖费。   专家支招   省消费者协会秘书长 冯安祥:   物业、开发商等提出“不缴采暖费,不能领钥匙”的做法,是站在自己立场上最大限度地考虑了自身的利益,严重侵害住户的合法利益,是没有法律依据的、典型的霸王条款。   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在交接房屋时,房屋买受人只要按期付款,开发商就应该为其办理入住手续。并且,只有住户办理了入住手续并拿到钥匙,才开始与物业公司建立小区服务合同关系。开发商、物业公司以物业费或采暖费等一些费用没有缴纳为由不许业主入住的做法于法无据,物业公司没有搞清楚自身的权利义务内容,混淆了不同的法律关系的权利主体,其所制定的“新小区第一年不住也得交采暖费”规定属于无效的条款。   破解建议:1.政府部门应及时下发文件,合理制定采暖费的相关规定,平衡好业主、开发商、供暖公司三方的利益;2.房管或建设等相关职能部门应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对业主的投诉及时进行解决;3.业主如向相关部门投诉未得到满意答复,则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共5页。 1 2 3 4 5 :
     相关链接
    · 和珍稀植物亲密接触 沈阳植物标本公园免费
    · 沈阳市招募清洁环境服务志愿者
    · “十二五”沈阳将开建三条地铁线路
    · 浑南新区:立体化整治环境
    · 9日,沈阳全民卫生清洁日
    · 沈北新区:全面提升环境质量
    · 沈阳上半年慈善筹款850余万元
    · 感受沈阳地铁 地下17米列车疾驰如风
    · 盛世盛宴——中国沈阳首届动漫电玩节探秘
    · 全沈阳市中小学校舍将逐栋“体检”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