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辽宁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沈阳经济区谋求升格“新特区”
2009-04-30
  记者 谢文君 刘立纲   在正在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来自我省的代表建议,将沈阳经济区列入被誉为“新特区”的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允许在行政管理、财政金融、资源配置、产业链发展、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等领域,探索建立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的新机制。   这意味着,在打造国家新型产业基地重要增长区的同时,沈阳经济区把眼光投向了更宽广的发展空间。   谋求升格具有深远意义   3月5日晚,两会新闻中心邀请5位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与网民在线交流。姜作勇代表着重介绍了沈阳经济区的优势和发展前景。   3月11日,我省代表一份关于将沈阳经济区设立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议正式向大会提出。   沈阳经济区是指以沈阳为中心,在半径100公里范围内汇聚的沈阳、鞍山、抚顺3个特大城市和本溪、营口、阜新、辽阳、铁岭5个大城市。该区是国家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工业基地,已形成冶金、机械、石油、化工、煤炭、电力、建材等较完备的重化工业体系,其主导产业具有国内领先地位和国际竞争优势。   赵长义等13位代表在建议中说,沈阳经济区地处我国东北腹地,是连接内地与环渤海经济圈的“咽喉”和“要道”,具有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拥有良好的发展基础。沈阳经济区工业聚集特征明显,发展主题突出了新型工业化,在此设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不仅会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而且能够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等方面积累实践经验,促进传统工业由大变强,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崛起之路。   “集中力量把这一地区规划好、建设好、使用好,可以形成一个新的经济隆起带,有力推动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促进我国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拓展我国对外开放的新空间。 ”代表们认为,沈阳经济区发展要进行的系列探索和创新举措,需要这样的国家级“平台”。   制度创新为“变身”热身   “当前,浅层次的、相对容易完成的改革任务基本上都已完成,改革逐步迈进‘深水区’,各项改革正向更深层次的攻坚阶段挺进。 ”代表们说。   从2003年起,该区内城市成立了协调合作机构,建立了高层协调机制。省政府也成立了沈阳经济区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确定经济区重大发展战略、发展规划、政策措施和实施方案,督促落实经济区的重大战略决策,协调解决区域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目前,该区总体发展规划已经颁布,各产业带规划、城镇带规划业已完成待批。该区业已签署50余项合作协议,促进了区域内优势产业整合,形成了全方位开放与广泛合作的良好区域环境。   为进一步加大沈阳经济区改革创新力度,我省开展了申报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工作。 2008年5月,专门邀请国家发改委有关司局领导来我省指导申报工作,还组织人员赴武汉城市圈等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进行学习考察。   在国家正式批准之前,本着 “边申报、边组织实施”的原则,我省抓紧研究出台人口管理、社保、金融、通讯、卫生等方面改革措施,争取尽快突破,切实使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来自沈阳经济区的新诉求最终能否成功,还未有答案。但代表们强调,“在争取国家级试验区的同时,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配套改革的战略进程将始终如一。 ”
     相关链接
    · 和珍稀植物亲密接触 沈阳植物标本公园免费
    · 沈阳市招募清洁环境服务志愿者
    · “十二五”沈阳将开建三条地铁线路
    · 浑南新区:立体化整治环境
    · 9日,沈阳全民卫生清洁日
    · 沈北新区:全面提升环境质量
    · 沈阳上半年慈善筹款850余万元
    · 感受沈阳地铁 地下17米列车疾驰如风
    · 盛世盛宴——中国沈阳首届动漫电玩节探秘
    · 全沈阳市中小学校舍将逐栋“体检”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