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桑婷婷 曹 芳 张容碧 本报记者 王荣琦 杨东溟 杨丽娟 刘立杉
家里有个毕业的学生找不到工作,搁谁家里都是个闹心的事。所以说,大学生就业不仅是个人问题,也是个社会问题。社会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看,各地都动了起来,各出各的高招。
大连启动大学毕业生就业培训工程
3月5日,180名应届高校毕业生参加了大连市教育局举办的数控编程与加工、模具设计与加工、建筑CDA软件技术应用和桌面排版技术InDesign软件应用4个项目培训班,此举也拉开了大连市以送岗实践引导就业为宗旨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培训工程的序幕。
针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的形势,大连市教育局日前出台了《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培训工程实施方案》,提出利用大连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直接面向职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强化毕业生职场就业经验积累,搭建学生与企业联系的桥梁,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实现就业对接服务。按照《方案》,大连将投入300万元,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对2009年大连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中有培训意向和要求的学生2000人实施免费送岗就业培训,同时在教育部门为毕业生购买教育实践岗位50个,实施顶岗实习培训,以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
抚顺倾力扶助女大学生就业
3月4日,一场主题鲜明的公益招聘会在抚顺市人才市场隆重举行。招聘会现场人头攒动,异常火爆,“抚顺市首届女性人才专场招聘会”的红色横幅格外醒目。此次招聘会吸引了5000余人前来求职,其中大专院校毕业生占九成左右。毕业于西安理工大学的纪文娜边填写着求职信息表,边幽默地告诉记者:“求过几次职,但还是第一次参加专门为我们女同胞设立的专场呢,有说不出的感动,希望今天在这里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
此次举办的2009年女性人才专场公益招聘会,也是抚顺市首次举办专门针对女性新生劳动力的专场招聘会。
为鼓励女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抚顺市妇联还在招聘会上邀请到9名杰出女企业家组成了“女大学生创业导师团”,现场为有创业意向的女大学生提供创业指导。
据统计,当日上午,参加本次招聘会的4500多名女性大中专毕业生中,经过供求双方洽谈,有2283人与用工单位达成了就业意向协议。
大连女大学生创业有“导师”帮忙
刚毕业的大学生小王通过参加丝网绢花培训,有了自己创办工艺品小店的想法,但真正到了着手开办小店的时候,小王犹豫了,“我做的绢花能卖出去吗?我该怎样经营我的小店呢? ”
像小王这样有自主创业意愿的女大学生在大连市沙河口区李家街道不占少数。为了帮助更多像小王这样有自主创业想法的女大学生,提高她们的创业能力,李家街道妇联在“三八”妇女节来临前夕成立了“女大学生创业导师团队”,为女大学生自主创业搭建起发展服务的有效平台。
街道“女大学生创业导师团队”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发挥女企业家群体优势,让女企业家与女大学生牵手结对,吸纳她们到企业学习实践,建立创业指导和实践基地,开展女大学生创业理念、创业知识培训,提供政策咨询、项目推荐等服务,组织女大学生参与企业决策和项目洽谈,逐步提升女大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街道首批聘请三位成功创业的女企业家为创业导师,并为她们颁发聘书。在导师团队成立仪式上,三位导师分别向40多位女大学生介绍了自己的创业历程,以及在创业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并回答了女大学生们提出的各种问题。
导师们还将定期与女大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座谈、交流,为她们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进行项目培训,帮助她们解决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女大学生步入社会、实现创业就业提供帮助和指导。同时,带领女大学生到导师的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学习,从观摩体验中获取第一手资料。大连无疆礼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经理宫华当场表示,公司将为10名女大学生提供见习和培训的机会。
此外,街道还将陆续聘请女企业家加入“女大学生创业导师团队”中来,并积极与其所在企业进行沟通,为女大学生提供见习岗位,让这些有创业意愿的女大学生能够早日取得成功。
沈阳为大学生就业解“心结”
3月3日,在沈阳市人才市场,一场大型招聘会吸引了数千名求职若渴的大学生。在会场的东北角,一个特殊的展台吸引了不少人驻足,那是由沈阳心理志愿者协会组织的一场大学生就业心理咨询活动。
做心理咨询的专家杜敏介绍,如今就业的压力让很多大学生心理负担很重,很多人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工作,盲目投简历。解决这类问题,最基本的就是要让大学生了解自己之后再去选择。遇到挫折了,要多与朋友、家人交流,不能认为没找到工作或工作不理想就不好意思说,要看到不足,也看到希望,之后才会知道如何把握机遇。
当天,专家们接受了百余名大学生的心理咨询。据了解,本次心理咨询活动是沈阳市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为缓解大学生就业焦虑和心理压力,更好地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而启动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