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费者最不满意行业排名 商品房第一,食品第二 |
2009-04-30 |
|
3月2日,辽宁省消协公布了《辽宁省消费维权状况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在被调查的23个行业中,消费者最不满意的行业集中在商品房、食品保健品、手机等十大行业。
NO.1
商品房
NO.2
食品
保健品
消费者选择“做得不好”比率达30.83%,而随着三聚氰胺等食品安全事件的层出不穷,食品安全已成为百姓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投诉焦点:经营者生产销售有毒有害、过期变质食品。保健品行业方面,存在夸大宣传保健食品功效、冒充药品,以及利用上门服务和体检推销等手段诱骗中老年人等。
NO.3
手机
NO.4
家电
家电行业中,消费者选择“做得不好”比率达26.87%。
投诉焦点:商家欺诈宣传、三包承诺无法兑现、售后服务等。尤其是农村家电消费中,销售已被市场淘汰、质量不高的商品,欺骗农村消费者。小家电维修难也是多发问题。
NO.5
汽车
NO.6
保险
NO.7
银行
NO.8
电信
NO.9
家具
家具行业方面,消费者选择“做得不好”比率达20.72%。
投诉焦点:商家夸大产品的环保等级、对原料及其产地作虚假宣传、样品充当新品、送货迟延等。
NO.10
洗染
本报记者 高薇 实习生 夏涛
商品房行业在调查中高居不满意行业之首,消费者选择“做得不好”比率高达35.05%。
投诉焦点:商品房质量问题、预售房不能按合同约定交付、房屋面积缩(涨)水、开发商虚假宣传、虚假承诺等。如“无条件退房”、小区建设和有关设施配置的承诺无法兑现。在精装修房领域也存在不少问题,如装修工程质量不合格、装修材料不货真价实、房屋设计有缺陷、装修后空气达不到环保要求,无统一验收标准等。
手机投诉一直居高不下,消费者选择“做得不好”比率达27.18%。
投诉焦点:以旧充新、假冒伪劣,质量问题频发、售后“三包”服务不兑现、厂家维修拖延期限、手机功能无限扩大、说明书不属实问题等。
随着汽车消费增长,投诉量也迅速增加,消费者选择“做得不好”比率达26.07%。
投诉焦点:车辆反复维修给消费者带来不便、车内饰用料不环保造成有害物质超标、车辆实际配置与宣传不符、表面降价暗地减配、承诺免费保养服务大打折扣等。
保险服务方面,消费者选择“做得不好”比率达25.43%。
投诉焦点:理赔不及时、营销员欺诈诱导、隐瞒保险合同重要事项、涉及消费者切身利益条款不做明确解释、在办理投资分红型保险得到收益和红利未定时归还、制定不平等格式条款免责等。
银行服务方面,消费者选择“做得不好”比率达24.83%。
投诉焦点:排队等候时间长、收费不合理、开放服务窗口少、ATM机没钱或出故障、普通客户与VIP客户区别对待、开卡不开(存)折、业务手续繁琐、服务网点少等。
电信服务行业方面,消费者选择“做得不好”比率达24.18%。
投诉焦点:资费高、套餐计算复杂、宣传不透明、不良短信时有侵扰、增值业务存在消费陷阱、通信服务质量差、利用优势地位区别对待消费者、公开作出的承诺未履行等。
洗染服务行业方面,消费者选择“做得不好”比率达19.72%。
投诉焦点:洗花、水洗当干洗、皮衣不洗就上色、操作不规范等造成纠纷不断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