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座地下通道4座过街天桥今年亮相 提前看是啥样 |
2009-04-30 |
|
前日,本报曾报道,今年为方便市民出行,沈阳市计划在市内建设9座人行过街设施,其中包括5座地下通道和4座过街天桥。这些过街设施都将建成啥样?都有哪些方便市民通过的设施?就此市民关心的问题,3月1日,记者采访了过街设施的设计部门。即将新建的过街设施中,有5座地下通道将安装升降平台,3座过街天桥要装“观光电梯”。
行人通过目前的地下通道都会有这样的感觉:上下楼梯不方便,即使有电动扶梯,对坐轮椅的残疾人也不容易。记者了解到,今年新建的5座地下通道将全部安装无障碍升降平台,从地面到地道仅需要2.5分钟。
方便:2.5分钟到地道
据了解,这5座即将修建的地下通道为:青年大街/北文萃地下通道、青年大街/华润大馆地下通道、北京街/人才市场地下通道、南京街/医大一院地下通道、望花街/九·一八地下通道。
5座地下通道都将安装“无障碍升降平台”。平台主要由“轨道”、升降台板组成,“轨道”镶嵌在通道出入口的墙壁上。随着楼梯的错层,“轨道”也呈梯形延伸到地道内。设计人员告诉记者,升降平台的速度为0.15米/秒,以目前通道设计的高度来计算,大约仅用两分半的时间就可以到达地道内。
平时,升降平台将会折叠着、紧贴墙壁放置,绝对不会占用通道内的空间。如行人需要使用时,可将台板放下,将轮椅推到台板上后,四个轮子将被固定,然后按动开关,升降平台就会稳稳地前进,直到地下通道内。
节能:电动扶梯会“休息”
此外,记者了解到,除望花街/九·一八地下通道外,其余4座地下通道都将安装方便行人通过的电动扶梯。
据了解,电动扶梯将24小时运行。出于节能的考虑,电梯上将安装感应装置,行人来到扶梯前则会自动启动运行,没人通过时,则会自动“休息”。
此外通道出入口处的灯光也把节能放在了第一位。通道内的灯光必须是24小时点亮的,但是出入口处的灯则设计成声控灯,有声响时才会亮起。
安全:24小时监控系统
过地下通道是否安全,则是很多行人都有的顾忌。据设计人员介绍,这5座地下通道的设计特别增加了监控系统。即在通道内安装摄像头,可与附近的派出所或安保系统联网,这样通道内的情况就可随时被监控,保证行人安全。
此外,通道内还首次设计了值班人员休息室,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行人安全。
过街天桥:将装“观光电梯”
今年即将修建的过街天桥包括:沈阳大学南北校区过铁路和北运河人行天桥、北海街/二十八中学人行天桥、南京街/外国语学校人行天桥、长客总站人行天桥。记者了解到,此次将修建的过街天桥最大的特点即是:除沈阳大学天桥外,其他三座天桥将全部安装“观光电梯”,既美观又方便残障人士通过。
“观光电梯”将安IC卡
据介绍,天桥上将安装的“观光电梯”同商场内的“观光电梯”大体一样。“观光电梯”长宽均在1.4米左右,载重在240—340公斤之间,搭乘一人一轮椅绝对没有问题,平均用时40秒就可以到达天桥上。
此外,设计者介绍,天桥上安装“观光电梯”只是为了方便残疾人通行的,其他市民则不需要乘此电梯,以免出现拥挤等现象。因此,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目前计划在“观光电梯”上安装IC卡,只有残疾人可凭卡乘梯,以防出现抢用现象。
天桥顶有防雨棚
如今市内现有的过街天桥都存在这样的问题:一到雨雪天,尤其是下雪后积雪清除不及时,行人行走非常困难。为此,今年新建的过街天桥除沈阳大学的天桥外,其他三座都将安装防雨棚。防雨棚是透明的,为圆环状,将天桥半包围住,这样既能防雨雪,又能令空气流通,同时,电梯也不会受雨雪影响。此外,天桥还全部铺设防滑地面,保证行人安全。
大货通行没问题
此外,记者了解到,北海街/二十八中学人行天桥、南京街/外国语学校人行天桥和长客总站人行天桥都位于交通繁华地段,常常通行大型车辆。那么,天桥建设后,会不会影响这些车辆的通行呢?据设计人员介绍,这三座天桥的净空均在5米以上,即从地面到天桥底部的距离要大于5米,这样的高度即使是集装箱货车也能顺利通过。
本报记者 王晓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