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溪逆势迎来工业经济暖春 实现了开门红 |
2009-04-30 |
|
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4.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1.75%,增幅列全省首位
辽宁日报讯 记者司成钢报道 伴随着“保增长、促振兴”的隆隆战鼓声,本溪市工业经济逆势攀升,提早迎来了发展的春天。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4.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1.75%,增幅列全省首位,实现了开门红。
作为本溪市工业产业的支柱,本钢集团和北钢集团在全市工业经济实现开门红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两钢”生存与发展的影响不可谓不巨大,但他们依然展现出了大企业、“领头羊”的风范,不断通过强化工业经济运行管理质量、调整产品结构等手段,兑现了“不限产、不限量、不减薪、不减员”的承诺,关键时刻担负起了国有大企业的社会责任。随着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加之其自身的不断完善,“两钢”生产形势逐渐好转。
1月份,本钢的4座高炉均保持了正常生产,新投产的新1号高炉、8号焦炉、三热轧生产线稳定运行。当月共生产生铁69.19万吨,同比增长4.15%;钢68.1万吨,增长2.68%;热轧板63.7万吨,增长5.38%;冷轧板24.91万吨,增长17.5%,实现了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1.9%。北钢集团也合理调整生产结构,积极组织棒材、线材和铸管等建材产品生产,“1780”生产线、年产30万吨球墨铸管的生产线相继启动恢复生产。1月份北钢生产生铁59.98万吨,同比增长11.14%;钢58.88万吨,增长12.07%;热轧板14.83万吨,增长20.37%;棒线材29.02万吨,增长34.41%。当月完成工业总产值20.79亿元,同比增长21.89%。
本溪市县区工业也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今年初,本溪市经委便组成了3个指导服务组,会同县(区)政府有关部门深入重点企业,助其发展。他们对停产企业分门别类,做好分析,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使其尽快启动生产。目前,县区停产企业已由上年四季度118户减少到75户,其中有43户企业恢复生产,有效地保证了县区工业的快速发展。1月份,本溪市县(区)规模以上企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5.43亿元,按可比价增长36.69%,高于全市14.94个百分点。
1月份,在全省社会用电量下降的情况下,本溪市全社会用电量完成了10.9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07%,增幅列全省首位,是全省14个市中唯一实现用电量增长的市。其中,工业用电量9.9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3%,规模以上工业用电量9.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16%。同时,该市的铁路货运量达到了312.5万吨,同比增长26.72%。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