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商品销售热浪迭起 食品、家电针织品卖得火 |
2009-04-30 |
|
今年春节的沈阳消费品市场,并没有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下滑的明显影响,继续呈现繁荣活跃和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2月2日,记者从市商业局获悉,对全市重点商业企业的监测结果显示,春节期间各类商品普遍热销。传统节日商品销售热浪迭起、消费结构升级脚步加快成为节日商品市场的突出特点。
消费追求结构升级
由于今年的元旦和春节都在1月份,所以商业企业在元旦前就着手组织准备春节的商品货源。元旦过后,大型商业企业积极组织适销商品,精心筹划促销活动,在春节前就给市民营造出一个红红火火、商品丰富、放心消费的节日消费氛围。一项统计显示,春节期间,全市各大型百货、超市安排组织商品货源达46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副食品20亿元,穿用商品26亿元。
春节期间,传统的节日商品,如生鲜食品、烟酒、饮料、水果、干果等商品的销售如市场预期,热浪不断。尽管节前多数家庭已购买了不少此类商品,但大年初二大型超市恢复营业以后,居民们的消费潮又卷土重来,新鲜的蔬菜、水果以及饮料、奶制品、保健食品、精品礼盒等走俏。而在大型百货商场,家电、金银珠宝、针织品成为节日商品市场的最大销售亮点。这些商品的消费都带有典型的结构升级特征。以家电商品为例,以大尺寸液晶电视替换小尺寸普通彩电的特征非常明显。在各类家电中,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大家电的销售情况最好。在商业城、中兴大厦、兴隆大家庭、铁百等大型百货商场以及萃华等金银珠宝专卖店,金条、压岁金钱及牛生肖饰品、摆件成为畅销商品。
真实打折让人心动
业内人士分析,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沈阳商品零售业仍能实现牛年“开门红”,动力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商家促销力度大,真实打折、诚心让利让消费者看到了实惠;二是消费者本身有强烈的升级消费结构的愿望;三是宏观经济面出现转暖迹象提振了城乡居民的消费信心,老百姓敢花钱了。
春节期间,商业城本部的针织品销售热度不减,一些平时很少打折的高档羊绒商品也参加了促销活动,部分商品达到相当七折左右的优惠,标价在1700至1800元左右的精品羊绒商品最为抢手。除了打折、赠送、抽奖外,今年春节期间沈城商家在促销上新招频出,刺激了购物者的消费热情。其中,兴隆大家庭就别出心裁地推出“限时抓钱”活动,大大促进了传统年货及金银珠宝、家电商品的销售。
据商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春节沈阳商品市场突出的表现是居民对吃的商品消费强劲。各大型超市在进入农历小年后,卖场就一直顾客盈门,猪肉、蔬菜、熟食等商品销量大增。在穿用商品方面,由于大型百货企业促销竞争激烈,消费热浪此起彼伏。
本报记者 王时勤 通讯员 琳娜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