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我省环境质量改善 大气降尘减少260万吨 |
2009-04-30 |
|
东北新闻网讯 (记者 王恩重) 2月2日,记者从省环保局获悉,2008年,我省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节能减排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据了解,与2007年相比,2008年抚顺、本溪、鞍山和丹东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除鞍山的PM1浓度略有升高以外,其他均有明显的降低;PM2.5超标天数的比例也显著减少,其中本溪的超标比例降至2007年的47%;细颗粒物PM2.5和PM1在PM10中所占的比例除抚顺略有升高以外,其他城市均有所降低。另外,全省22个酸雨监测站中有9个站年均降水pH值小于5.6,为酸雨站,酸雨出现频率为17.6%,比去年少3.3%。全年共出现沙尘天气43站次,阜新地区出现大风扬沙天气次数最多,共20次。全省大气降尘总量2137.4万吨,比去年少260.0万吨;春季最多为881.4万吨;夏季最少。朝阳地区降尘量555.2万吨,为全省最多,营口地区降尘量27.5万吨,为全省最少。总体来看,2008年辽宁的城市空气质量好于去年。可见节能减排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大雾、沙尘及静风、逆温等典型天气是影响2008年污染物分布、造成空气质量差的重要原因。10月15~22日,受弱气压影响,辽宁连续出现大雾天气,局部出现能见度不足50米的浓雾。以沈阳为例,大雾期间沈阳有5天PM10日均浓度超标,而细颗粒物PM2.5的日均浓度则全部超标。辽宁2008年共出现2次大范围沙尘天气,其中5月26~28日我国华北、东北出现的持续3天的沙尘天气,使辽宁14个城市空气质量全部超标。
名词解释
PM1:空气动力学等效直径为1微米的大气颗粒物
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