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产业档次 营口跨入重化工业发展新时代 |
2009-04-30 |
|
本报讯记者郑有胜报道2008年,营口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330亿元,同比增长33%。同样让人欣喜的是,随着全市工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产业档次水平的加速提升,该市轻重工业比重发生了明显变化,已从2002年的47.6∶52.4调整到2008年底的20∶80。营口,这座曾经以轻纺工业而著称的城市,开始跨入“重化工业发展新时代”。
隆冬时节,位于盖州市沙岗镇的田崴村车水马龙,塔吊林立,热闹非凡,总投资达28.7亿元的营口首一修造船项目基础建设工程正在这里紧张进行;同时,远在50公里外的大辽河南岸畔的辽宁船舶工业园内,工人们正在为建造两艘载重5.7万吨外籍货轮加班加点;辽宁船舶工业园在仙人岛投资建设的修船基地项目也在推进中。
营口注入巨资打造修造船业,辽宁船舶工业园有限公司异地继续扩大规模,这些项目的落户,不仅因为营口拥有沿海区位优势和临海条件,更主要的是营口市通过引进五矿中板、鞍钢鲅鱼圈新厂两个钢铁大项目,吸引着众多修造船投资者的目光。通过引进钢铁大项目,再引进、培育修造船产业,最终形成从冶金到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链条,这正是营口市在持续调优工业产业结构中挥写出的精彩一笔。
近年来,营口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东北振兴和沿海开放双重机遇,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重点实施了钢铁、石化、装备制造、能源化工和高新技术产业等大项目建设,使工业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产品竞争力明显提高,一批企业在国内外同行业中知名度不断提高,带动相关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加速营口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改革是先导,重大项目建设是动力。营口市通过不断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实行战略性重组,使一大批濒临破产、倒闭的企业重新焕发生机,带动一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脱颖而出。2008年,全市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6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220家企业工业产值超亿元。
在不断加快工业结构调整的同时,营口市咬定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不放,通过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加速提升产业档次和水平。目前,全市工业系统创建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64户,省级以上技术中心20户,名牌产品达88个。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