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月23日17时10分,在锦州市太和区人民法院会议室,刘贺香激动地从法官手里接过拖欠了两年多的6000元钱时,这位农民工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太感谢你们了,我们终于可以回家过年了!”一如激动的刘贺香,当8名包工头代表130名农民工从太和区人民法院法官手中接过一摞摞钞票时,脸上都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38岁的刘贺香家住在锦州市太和区新民乡孙家湾村,两年多前,她与本村另外6个姐妹,同来自锦州市、通辽市农村的123名农民工一起到一处建筑开发工地打工。项目完工后,建筑商却迟迟不支付130名农民工工资,累计有50万元,一拖就是两年多。
今年1月中旬,经锦州市劳动部门仲裁后,太和区人民法院为这130名农民工开通“讨薪绿色通道”,立即受理申请,并抽调精兵强将介入调查。立案不到10天,就帮助农民工讨回50万元工资。加上1月初为另外150余名农民工讨回的85万元,太和区人民法院在春节前共为即将返乡的农民工讨回工资135万元。
1月23日下午,太和区人民法院把8名包工头、14名农民工代表邀请到会议室,准备现场发放50万元的执行款。来自通辽市扎鲁特旗黄花山镇的农民王雨生第一个上台,共领回10名同伴的5万元工资。他感动得哽咽起来,“这笔钱发得太及时了,明天我们就可以回老家过年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