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关心市民健康入手 阜新民生工程从口入心 |
2009-04-30 |
|
编者按 何谓关注民生?关注百姓的柴米油盐,关注百姓健康,就是关注民生。阜新市从生活细节入手、从健康入手,制订限盐五年规划确实是实在地为民着想。当下,实施民心工程不仅要关注廉租房等硬件建设,改变百姓生活习惯这种软件建设也是十分必要的。
本报讯 记者吴镝报道 阜新开始“限盐行动”了。
近日出台的《阜新市居民限盐行动五年规划》和《阜新市2009年限盐行动实施方案》,将这一行动推向了高潮。得知这一消息的市民把阜新市的这一举措称为:“实在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
此番“限盐令”一出,更得到阜新当地城乡居民的广泛认可。当地的家庭主妇率先响应:有谁不希望自己的家人和孩子更健康呢!该市卫生局及市中心医院的有关专家认为,为预防高血压,倡导清淡少盐膳食正其时。
记者网上搜索及通过其他渠道了解到的信息表明,这应该是我国出台的第一个居民限盐的五年规划。
食用盐高摄入量的危害早已被科学证实。两年前,阜新市委就专门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在全市开展“限盐行动”。由于民族、饮食习惯及气候原因,阜新地区的群众长期以来一直是“高盐多荤”,高血压等心血管类相关疾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省内其他地区。
在阜新,倡导“科学食盐”已经家喻户晓。他们除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外,还利用“科普之冬”和“健康教育科普大篷车”把“限盐行动”深入到最基层;市疾控中心开动“健康教育大篷车”,深入100多个村屯、乡镇、社区,举办义务科普教育;还印制宣传单,发放到全市60多万个家庭,并在公交车和出租车上张贴车体广告,进行 “限盐行动”宣传;在机关、单位食堂、餐饮单位张贴“限盐行动”宣传画,让他们带头实行“限盐行动”;教育部门把“限盐行动”健康饮食知识推入课堂,让孩子们从小就树立健康的饮食观念;卫生部门开展了高盐饮食造成疾病的低成本干预工作,组织专家对高盐造成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危害、成因进行研究,指导“限盐行动”的科学规范进行;盐业部门研究并提供了不同功能、不同成分的小包装盐品种,并在产品包装上印制“高盐有害健康,提倡科学食盐”等警句;红十字会免费向全市居民发放了15万只 “减盐勺”;商家也积极参与“限盐行动”,“淡盐饮食”从此走进阜新人的观念,阜新人的食盐习惯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记者在《阜新市居民限盐行动五年规划》中看到,规划涉及科研、教育、宣传、商业等多项领域,从各个角度对限盐工作谋篇布局,科学而合理,人本又翔实,可操作性极强。规划目标是:2009年城乡居民高盐危害知识知晓率达到95%,到2010年达到100%;2009年低盐行为形成率农村达到20%、城市达到40%,以后每年递增10%;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由原来的18克降到2009年的16克,以后每年降两克以上,到2012年降到6克至10克。这个规划还将每年4月的第二周定为“阜新市健康促进限盐宣传周”,定期对城乡居民进行相关健康保健指导和培训,使广大城乡居民移风易俗,主动改变高盐饮食习惯。
链接
限盐高招
目前,我国北方,特别是东北地区,平均每人每天吃盐12克至18克,摄入量普遍超标,这是导致高血压等疾病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据统计,在我国35岁至74岁人群中,高血压发病率高达约27%,患者人数已达约1.3亿。
每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应该是多少?营养学家建议不超过6克,也就是一啤酒瓶盖。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妙招可以限制食盐?有关专家总结为如下几点:
第一,平时做饭时尽量用小盐勺,避免一次添加太多。
第二,尽量自己在家开伙,少吃快餐,少吃零食和包装食品。
第三,养成少吃或不吃咸菜、腊肉、腊鱼、卤制品、烧鸡等食品的习惯。
第四,老年人多数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服药的同时要严格限盐。
第五,儿童应从小养成清淡饮食的习惯,培养好的味觉。
第六,特殊人群如孕妇出现水肿,家人要提醒其少吃盐。
第七,做菜时少放盐,把炒过的盐放在餐桌上,个人按口味自行添加。不管在家里还是在餐馆,如果实行这个办法,应该都能有效限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