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辽宁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辽宁石化新蓝图催动人才战略新布阵
2009-04-30
  记者 侯永锋   “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高技能人才不足”,在辽宁全力以赴构筑石化产业新版图之际,辽宁教育科学院专家今年8月在 《辽宁新经济区域石化企业人力资源调查报告》中指出:“我省石化业人力资源在结构上主要问题是队伍结构不合理,高层次人才匮乏,能级结构不合理”。   石化产业升级,亟需高级人才,地方政府的认识同样凝重。为引进并留住高级人才,抚顺市政府正积极联合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准备向省政府提交 《关于共建辽宁省石油化工高端人才基地的请示》。他们认为,辽宁石油化工产业急需大批高端人才,以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形成持续稳定的创新能力。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党委书记臧树良教授指出,要抓住我省石化产业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必须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搭建产学研互动的创新平台,构筑高层次创新人才集聚地,打造高层次创新队伍。   辽宁石化大手笔新版图   在我省经济发展中,石化产业绝对是支柱。“十五”期间,石油石化产业约占辽宁工业GDP的1/4。进入21世纪以来,辽宁石化工业开始进入以规模扩张与精深加工为标志的第三次产业变革。目前,一批乙烯、三大合成材料和精细化工项目正在加快实施和推进。 2008年,全省100项重点工业项目就有25项石化产业项目。这些项目的建成将一改辽宁过去以燃料及“三酸两碱”为主打产品的传统产业格局,初步形成大企业炼化一体,地区以大乙烯、大芳烃为核心,构筑较长产业链的新石化版图。   根据规划,到2010年,辽宁将把大连、抚顺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石化基地,辽阳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芳烃及化纤原料基地,沈阳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橡胶制品和精细化工生产基地。此外,在我省高屋建瓴勾画的石化新版图中,盘锦、营口、锦州等市也各有重任。   人才队伍必须齐头并进   《辽宁新经济区域石化企业人力资源调查报告》指出,从2001年到2007年,我省石化产业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人员虽然有较高增长,但所占比重还是偏低,高技术、高技能、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短缺。对于高级人才的重要性,有专家曾说:中低端人才的缺乏,主要反映了企业与个人之间需求与条件的匹配问题,其影响不过局限在微观领域,可以通过企业、个人自身的努力与调整得到改善。而高端、尖端人才的短缺和资源配置失衡,却能够对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产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辽宁省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急需大批高端人才。抚顺市政府和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在 《关于共建辽宁省石油化工高端人才基地的请示》中提出,要大力推进石油化工产业向集约化、高级化、系列化和深加工方向发展,提升技术装备水平、产品水平和经济效益,尽快实现由传统产业基地向高加工度产业基地的转变,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就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一家大型石化企业接受采访时说:“离开人才谈高科技产业的自主创新犹如搭建空中楼阁。寻求尖端、高级人才的支持,是我省石化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的现实问题。 ”   从高校入手培养高端人才,避免人才断层   不久前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辽宁省实施“十百千高端人才引进工程”的意见》、《关于辽宁沿海经济带人才整体开发战略的实施意见》等4个文件,明确了今后5年我省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和优厚待遇,其中,石油化工被列在了突出位置。高端人才引进后,需要为其提供科研平台,加强人才支撑。加大高端服务紧缺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建立高端服务人力资源储备库,更需要制定高端服务人才分类开发计划,引导高等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发展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端服务教育。通过综合调研,专家发现,我省石化企业人力资源总量将持续增长,人才需求层次将不断提高。他们认为,由此可以看出,我省教育服务于石化产业发展还有非常广阔的空间;从高校入手解决我省石化人才是一项良策。   专家建议,我省教育应未雨绸缪、提早准备,补充石化产业主导产业队伍,避免出现人才断层,打好人力资源基础。 “高校应根据企业所需,结合我省石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得出科学判断,并以此为依据,对高校学科和专业建设作适当调整,强化石化类学科与专业建设。 ”专家指出。   石化产业之乡和石化人才摇篮的先行探索   抚顺作为我省石化工业最为密集的城市,可谓石化产业之乡。为了解我省培养石油石化人才的高校,记者首先走访了地处抚顺、有 “石化人才摇篮”美誉的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这里是新中国第一所石油工业学校,建校58年来已为国家培养了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蔡希有、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杜国盛和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谢在库等为代表的6万多名毕业生,其中绝大多数已经成为石油化工行业的中坚力量,许多是国家大型石化企业的领军人物。中国石油在辽宁的5家特大型石化企业中的4个老总、半数以上的中层以上干部和技术人员出自该校。在省外,该校也是桃李遍布。目前国家在建的“十一五”重大石化项目中的“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项目的总指挥有4个出自这里。此外还有“西气东输”工程建设技术总指挥姜笃志,被誉为“非洲大地一颗璀璨明珠”的苏丹喀土穆炼油有限公司总经理姜文、主管技术的副总经理徐志宏。   今年3月,省领导在听取抚顺市沈抚同城化情况汇报时指出,研究每个城市的发展都要研究大学问题,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要研究专业设置问题,研究人才和市场协调的问题。   对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抚顺市领导表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是抚顺国家精细化工产业化基地和新材料产业基地产学研联盟的合作方,在石油加工、油气储运、炼厂生产过程控制、化工机械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人才和科技优势。双方共建辽宁省石油化工高端人才基地,为汇聚国内外高端专业人才搭建起一个高水平的学科和科研平台。不但可以提供高水平研究成果、提升产业发展水平,而且可以进一步增强人才吸引力与市场竞争力,形成良性循环。 ”   校长李平介绍,振兴东北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国家面临的能源形势和由此作出的能源战略、辽宁全面建设国家新兴产业基地以及“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项目落户抚顺、抚顺成为“国家精细化工产业化基地”及“新材料产业基地”,这些百年一遇的机会增加了对能源类科技成果和高端专业人才的需求。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一直服务于全国石油石化产业、长期与石油石化企业合作、涵盖石油石化产业的学科专业、跟踪石油石化技术形成的稳定科研方向等,不仅可以为石油石化产业培养急需的不同层次的各类人才,而且具备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参与石油石化产业科技创新的条件。   从1992年起,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开始同重点高校及研究单位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 2003年在全国第九次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中,工业催化和油气储运工程两个专业获批为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专业。 2004年开始招生并开展了全过程培养博士生的工作。至今首届博士生已毕业,目前在读19名。校方表示:“我校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得到学位授权学校充分肯定,在招生指标紧张的情况下,仍决定增加我校招生名额。 ”   “当前需要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密切合作,共建一流的高端人才基地、培养一流的专门人才、提供一流的科技成果、建设国家一流的石油石化产业。 ”抚顺市领导的话,为这所高校在全省石化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的作用作了最好注解。
     相关链接
    · 和珍稀植物亲密接触 沈阳植物标本公园免费
    · 沈阳市招募清洁环境服务志愿者
    · “十二五”沈阳将开建三条地铁线路
    · 浑南新区:立体化整治环境
    · 9日,沈阳全民卫生清洁日
    · 沈北新区:全面提升环境质量
    · 沈阳上半年慈善筹款850余万元
    · 感受沈阳地铁 地下17米列车疾驰如风
    · 盛世盛宴——中国沈阳首届动漫电玩节探秘
    · 全沈阳市中小学校舍将逐栋“体检”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