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辽宁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汽车维修有“深水” 车主需学会“游泳”[上]
2009-04-30
  爱车出了问题送去维修时,车主多少都知道这里面有点说道儿,但毕竟不是行家,自己是否上了当仍浑然不知?   随着汽车的普及,修车养车成为很多车主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对于多数爱车一族来说,汽车修理是个技术活,大家都一知半解。近日,记者采访了一些私家车主,看他们如何在这“深水”中学会“游泳”招式。   旧件充新 你的换成我的   要更换新配件,结果却发现换回来的,其实是另一个旧的配件。   邓小姐的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前去某汽修厂维修,车行提出要更换新保险杠,配件费加工时费共1000多元。邓小姐说自己在别处问不过二三百元钱。“他们说要看配件质量,200多块钱的保险杠肯定是假冒的,连个副厂配件都不是,他们的是正厂配件。”结果邓小姐还是在这家更换了保险杠。   但在之后的一次刮碰中,邓小姐发现这个保险杠似乎是个维修过后的旧品。“我找明白人打听,旧的保险杠经过维修、喷漆什么的,外行人根本看不出来。”邓小姐回去找修车厂理论,车行称出现这种情况是操作失误,作了相对的赔偿。   邓小姐的遭遇许多车主都经历过,这招叫做“偷梁换柱”,保险杠、车门、电瓶和轮胎这些配件很容易被用来循环利用。记者提醒车主在维修车辆时多长个心眼,不要全听维修师傅的推荐介绍,而是多找几家维修厂进行比较。车主在维修厂或者4S店要求更换新配件的时候,也向维修站提出自己的要求,那就是旧件回收。车主还可以要求检查新件,核对车行配件清单等。   车主对旧件的回收至关重要,一方面可以通过旧件的回收杜绝车行工作人员以你的旧件去充当别的车辆的新件,另外,还为日后维权留下证据。   瞒天过海 清单列出项目未修   车辆出险后,保险清单上报修的项目和实际维修清单上相差甚远,一些标明了维修的项目却没有维修。   车主刘先生在车子出事故大修过后,仍是故障频频。“开车经过不平路段的时候,车子摇摆得很厉害。”让刘先生意外的是,在保险公司的公估定损报告清单中,前悬挂被列在了清单里,属于要更换的部件。后拆车检查发现,其实前悬挂并没有更换。细心的刘先生还发现,清单上所列比如座椅以及轮胎等内容,车行并没有完全按照清单进行更换。对于车辆频繁出现的各种故障问题,刘先生表示自己已经无法确定各清单上的维修项目是否真的做过维修了。   维修方解释称,《定损报告》只是车行为了申请赔付需要,而“设计”出来的一张清单,目的只是为了使金额能够满足修理的需要,结算单上才是真正的维修项目的体现。然而,维修清单上的项目也并没有真实反映所有的维修项目,刘先生发现清单中所说的更换了两条轮胎,其实只换了一条,而另外一条只是补的。   对此记者建议车主在结算的时候多一个心眼,仔细察看各项维修项目的收费情况,免得出现不必要的纠纷。   需要说的是,据了解,在保险理赔中,经销商通常交付保险公司的定损报告,其实只是个估值,和实际维修项目往往会有所出入,出现两张不同的维修清单是极有可能的。交给保险公司的定损报告,实际上是经销商根据故障争取回来的维修金额,然后再在这个金额的基础上做实际的维修。在实际维修中,往往之前报的一些项目并不需要维修,而一些之前没有发现的故障又被列入维修单中,这才产生了两份清单出现差异。但在这个过程中,和车主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车行只有让车主清楚了解到实际的维修情况,才不会引起车主的误会。   直接宰客 配件只换不修   让车主吃尽哑巴亏的,就是维修站在维修过程中的过分要求:对于小小故障,直接要求车主更换新配件。   王小姐的车前一阵子电瓶怎么都打不着火了,送到汽修厂,汽修厂说是电瓶坏了,要换一个新的。“一听坏了,那就换吧,花了不少钱,换了新电瓶。回来就被单位的老司机痛心疾首地教育了一下,说车里的电瓶才不到两年,能坏到哪里去,打不着火,应该借辆车对下电瓶,说不定就好了。连试都没试,就急着换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原本只需要花费数十元维修的故障问题,维修人员会直接要求车主更换零件,这样就大大增加了维修收入,但也让车主在维修过程中吃尽哑巴亏。此外,不少车行维修人员经常在车主的车辆还未到保养期时建议保养,然后趁机制造些问题,要求车主更换零配件,达到赚钱的目的。   在汽车保养维修过程中,是否需要更换零配件,消费者一般是不懂的。部分经营者往往利用车主不懂汽车的特点对车主进行误导。比如汽车上的零部件,除了部分一次成型的不能修复以外,其他绝大部分零部件都是可以修复使用的,但汽修工丝毫不加考虑就拆除,然后对车主说,这个零件不能用了,必须更换,车主往往要花几倍的冤枉钱。   对此,当车主被要求更换零件时要多提问题,如果维修人员无法一一解答或者觉得不可信,大可选择其他维修店咨询后再作决定。本报记者 王靖瑄
     相关链接
    · 和珍稀植物亲密接触 沈阳植物标本公园免费
    · 沈阳市招募清洁环境服务志愿者
    · “十二五”沈阳将开建三条地铁线路
    · 浑南新区:立体化整治环境
    · 9日,沈阳全民卫生清洁日
    · 沈北新区:全面提升环境质量
    · 沈阳上半年慈善筹款850余万元
    · 感受沈阳地铁 地下17米列车疾驰如风
    · 盛世盛宴——中国沈阳首届动漫电玩节探秘
    · 全沈阳市中小学校舍将逐栋“体检”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