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一个下岗女工的大写人生 |
2009-04-30 |
|
张云兰口述辽宁日报记者吴镝王红光整理
人物简介
张云兰,女,1959年出生,阜新市细河区东苑街道柳荫社区党总支书记。1979年开始她在阜新市织布厂做捻纱工,1999年下岗后发展自己的事业,后来应聘到社区担任党总支书记,1997年,被选为中共十七大代表。
能从一个普通女工,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我深深感激这个时代。
1979年,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的时候,刚刚20岁的我被分配到阜新市织布厂工作,成为一名捻纱女工。由于工作干劲高,认真负责,第二年就被调到厂里任团委书记,这对我真是莫大的鼓励。我组织全厂600多名团员青年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感觉身上有使不完的劲儿。1985年,我再次调动工作到厂工会,新的岗位给我以吸引力,我更加忘我地投入工作。
1999年,厂子由于经济效益不好减员,当时我已任工会副主席,本来不在下岗之列,可我还是主动找到领导,要求下岗。为啥?一是响应号召,给别人作示范;二是想趁年轻出去闯闯,干一番事业。
下岗,虽然是自己主动提出来的,但当这一天真正到来,我还是很茫然。就是到现在,我也忘不了1999年那个冬季,工作了整整20年的工厂,共事了十多年的工友,说走就走了,那种难舍难分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下岗后的路该怎么走呢?我重新振作起来,干起了最拿手的婚礼主持,办起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彩云礼仪公司”。由于我这个人实诚,对人热心,再加上国家对个体私营经济的扶持力度大,公司业务越来越多,从开始的默默无闻到远近闻名,我终于体会到了那种久违的成就感。
事业虽然取得成功,但我总感觉这并不是我最想要的生活,也并不能实现我的人生价值。就在我重新为自己的人生定位的时候,一个机会来了。
2001年5月,我所在的柳荫社区成立,招聘工作人员,我立刻前去应聘。最终,我当选为柳荫社区党总支书记。当时很多人不理解我的举动,我没有跟这些人辩论这个问题,因为我一直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党员,是党员就该为党的事业作贡献。更让我忘不了的是丈夫去世后,在生活最困难的时刻,是各级党组织给了我极大关怀,使我能在困境中站起来走到今天。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为党和社会作点贡献。
既然选择了社区,我就把全部身心都放在了这里,用热心和爱心为社区百姓尽真心、动真情、办真事。
2002年,我在社区开展共产党员“形象工程”,开展党员“亮牌服务承诺”活动;2006年,又在社区无职党员中开展“领岗履责、服务居民,建设和谐社区”活动。让无职党员变无职而有责,变无位而有为,为群众树立榜样,拉近党员与群众的距离,营造出良好的党群关系。社区的居民来了都说我是社区的“110”,随叫随到。听到这些话,我心里总涌动着一股股暖流。
2007年,我被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阜新市的基层代表。那一刻我哭了,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在阜新市,在我们的社区,在别人眼中,我身上似乎闪烁着幸运、自豪、骄傲与荣光,但我知道,这一切,都是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所赐予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