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项深情厚谊的民生工程 谈开展党员干部走进千家万户活动 |
2009-04-30 |
|
一项深情厚谊的民生工程 一谈开展党员干部走进千家万户活动
辽宁日报评论员
党员干部走进千家万户,最终目的是使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这是新时期新形势下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辽宁的重要举措。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说,这是一项深情厚谊的民生工程。
深情厚谊,体现在党对困难群众的关心和爱护上。
多年来特别是中央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我省坚持一方面全力抓发展振兴,一方面倾力解决民生问题,不断加大实施重点民生工程的力度,城乡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得到明显改善。
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民生问题历史欠账较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依然艰巨而繁重。目前,虽然全省贫困人口逐年减少,但低收入贫困人口规模仍然很大、困难情况不尽相同。
要实现辽宁全面振兴,就要调动人的积极性,尤其要关注困难群众。这要求我们下更大力气,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好。
党员干部走进千家万户活动,正是我省在认真完成中央“规定动作”的同时,坚持从实际出发,用心探索谋划的“自选动作”。党员干部要满怀深情,直接深入困难群众家中,进行一对一具体帮扶,为他们排忧解难。
深情厚谊,体现在党对困难群众的重视和尊重上。
党员干部走进千家万户,在帮助解决困难问题的同时,还要向群众征求意见,搜集民生项目,汇总筛选后交有关部门负责实施。这就好比请群众拿主意,向政府部门“定做”民生工程,做法新颖,意义深远。
党员干部只有走进千家万户,才能明了群众所需,有的放矢,准确确定民生项目;才能从群众反映的意见中找准问题和差距,从群众提出的期盼中理清发展思路,从群众创造的经验中寻找对策;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调动起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才能进一步找准影响和制约我省科学发展的关键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深情厚谊,还体现在党员干部的自省和反思上。
转变干部作风、提高自身素质,既要抓好思想教育,更要通过实践去推进。作为密切联系群众、转变作风、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开展“党员干部走进千家万户”活动,正是通过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到基层去,走进人民群众中,从接触群众、了解群众、帮助群众入手,多办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的实事。并在贴近群众、深入群众的过程中,感受民情,增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强化反思检讨意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党员干部走进千家万户,是我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件大事,广大党员干部要更加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更加自觉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作风扎实开展好这项活动,让发展振兴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全省人民。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