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困难家庭访民情办实事 |
2009-04-30 |
|
辽宁日报讯 记者谢文君王笑梅报道 随着“党员干部走进千家万户”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连日来,我省党员干部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浓厚感情,深入到困难群众家庭,尽心尽力地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深入了解民情民意,从中受教育,转变作风。
11月5日,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魏小鹏风尘仆仆地来到他的联系户———岫岩满族自治县新甸镇大山村烧东组赵家平家。
一见面,魏小鹏就拉住赵家平的手,坐在炕上,向赵家平介绍自己的来意,并详细地询问他家里情况。
赵家平双腿瘫痪,已丧失劳动能力,妻子是智障病人。他们有一个12岁的儿子,不会说话,有少许残余听力。他们家在村里是低保户,政府每人每月给40元生活费。
了解到这些情况,魏小鹏心情非常沉重,当场表示要帮助赵家平父子近日到县医院检查身体,安排治疗,争取使赵家平本人尽早恢复健康、恢复劳动能力,使他儿子的症状有所好转;帮助赵家平的儿子到县特殊学校接受教育;给赵家平家安装一部电话,以便出现生活困难时,能够随时取得联系。魏小鹏还为赵家平一家送去了50公斤大米、50公斤白面、4桶豆油和慰问金。魏小鹏表示,他还会抽出时间再来看望赵家平一家,继续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家解决一些困难,希望赵家平一家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11月5日早上6点多钟,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张翠玉就从沈阳出发,直奔新宾满族自治县下夹河乡岗东村大背屯,经过3个多小时的路程后,深入到贫困户孟昭军一家对接。
一进孟昭军家,张翠玉就拉着孟昭军老伴儿孙长梅的手告诉他们:“我是从沈阳来的,现在省里正在开展‘党员干部走进千家万户’实践活动,组织上安排我与您家结对子,我今天是专门来认亲的,您有什么难心事需要我帮忙解决,就尽管说,我今天到您这儿,就是来征求您的意见,听听你的诉求的。”孟昭军一家5口人,3个孩子中长子去年因病去世,另外一儿一女都是残疾人。孟昭军13年前患脑血栓半身不遂,老伴儿也体弱多病行动不便,夫妻二人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家里有9亩地,每月享受50元的低保,目前靠16岁的孙子在抚顺打工挣钱补贴生活。
当听到孟昭军说起侍弄农活的艰辛和小孙子打工的辛苦时,张翠玉留下了眼泪,送上了带去的棉被和慰问金。
张翠玉一边托人找到孟昭军打工的孙子孟爽,了解孩子的情况,一边与孟家研究了几条具体帮扶措施:一是通过当地残联组织对孟爽进行技能培训,争取把他安排到福利企业;二是协调民政部门,以实物投放的形式,让有劳动能力的亲属帮助他家搞养殖。
张翠玉的真情实举让孟昭军一家十分感动,他们不停地表达着谢意。
11月8日,迎着初冬的寒风,省委政法委副书记朱锦赶往自己联系的困难家庭———西丰县更刻乡小城子村小城子屯的胡秀芳家。
54岁的胡秀芳,丈夫在两年前去世,家中还有90岁高龄的婆婆和初中毕业后在村里打工的女儿。
在胡秀芳家中,朱锦关切地问起胡秀芳的身体状况、农田的收成、孩子的工作环境。朱锦对胡秀芳说:“现在党和国家对广大农民特别关心,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也对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新的举措,虽然现在生活困难一点,但一定要有信心,各级政府一定会帮助你们渡过难关。从今往后我们就是一家人,家里有什么困难可以直接和我说。”临别时,朱锦把带来的慰问金和米、面、油等物品交到胡秀芳手中。
目前,省委政法委有41名处级及处级以下党员干部,分别走进沈阳市于洪区北陵街道、沈北新区黄家乡、东陵区桃仙镇等地与困难群众见面,了解困难群众在解决吃穿、冬季取暖、看病难、危险房改造方面存在的困难,把省委、省政府开展“党员干部走进千家万户”活动的目的意义、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心带到困难群众家中。参加活动的党员在这次结对走访中也深受教育,表示要进一步与困难群众增进感情,鼓励他们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并要认真研究好下一步的帮扶措施,尽力帮助困难户渡过生活上的难关。在充分了解47户困难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省委政法委以处室为单位,分析总结所走访的困难群众目前急需解决的各种困难,分类研究帮扶困难群众的具体措施。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