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名顶尖华人物理学家聚金城 |
2009-08-11 |
|
|
仔细聆听
道格拉斯·奥谢罗夫作主题演讲
本报讯 8月3日,“第六届全球华人物理大会”在兰大开幕。来自美、英、法、日和巴西等国的600余名专家学者将在5天时间内参与物理科学和教育两方面内容的讨论。中科院副院长、原子核物理学家詹文龙院士,副省长郝远等出席了当天的开幕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当日上午,应邀参加大会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道格拉斯·奥谢罗夫教授作了题为《如何更有效地推动科学进步》的主题演讲。作为冷原子物理的先驱人物,美国物理学会昂萨格奖获得者、俄亥俄州大学教授何天伦则介绍了冷原子物理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及其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次大会还邀请了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原校长徐遐生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国际著名激光物理学家沈元壤,海外华人物理学会主席、国际著名理论物理学家、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袁简鹏教授以及中科院院士、原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所所长、郑州大学霍裕平教授,中科院院士、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主任、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方守贤,中科院院士、我国著名凝聚态物理学家、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朱邦芬等30多位国际物理学界巨擘。共有6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郝远在致辞中表示,我省能迎来如此众多的世界顶尖华人物理学家,是对我省科教事业发展的肯定和支持。此次恰逢兰州大学百年校庆,希望借第六届全球华人物理大会在兰大召开的大好机会,增进全球华人同胞对中国西部,尤其是对甘肃省的了解;也希望各位科学家继续关注中国的发展,关注甘肃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次会议主要内容包括科学和教育两部分,其中科学部分以大会报告形式讨论各个物理分支学科的最新理论与实践进展;教育部分则讨论物理教育的新进展,以及本科生、研究生的指导和博士后研究等。会议共有报告665个,共设分会场11个,主要有加速器物理、天文学和天体物理、核物理、高能物理、凝聚态物理等14个主题。
tujian.org
据了解,海外华人物理学会是一个非政治性、非营利性机构。该机构会员来自物理学各个方面,同时还包括化学、电子工程、计算科学和数学等学科,会员大多由诺贝尔奖获得者、Field奖获得者、当今物理学界杰出研究者组成。全球华人物理大会由该学会发起,前5届分别于1994年在汕头、1997年在台北、2000年在香港、2004年在上海、2006年在台北举行。本届大会为全球华人物理大会首次在我国中西部举办,会期5天。此次会议在加强兰大以及中科院近物所与国际物理前沿的合作与联系,借鉴和学习国际先进物理研究方法与技术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