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报评论:杜撰碑文吸引游客何谈“严谨”? |
2009-04-30 |
|
冼 兹
聚 焦
云南省陆良县彩色沙林景区五峰山有一座墓葬,碑额为“南蛮王孟获之墓”,碑文有“吾遭诸葛亮辱……宁站死、勿跪生”等字样,充满了对诸葛亮的反感和怨恨,与常人熟知的《三国演义》中“七擒七纵,孟获乃心服”大相径庭!原来,该碑文系原陆良县旅游局局长、现任曲靖市科技局局长的李国强杜撰的,他称是为孟获“平反”。(据《都市时报》)
媒体在介绍李国强时说,“近6年来,他个人拥有19项发明专利,是一个严谨的科技工作者”。不知道李国强的19项发明专利当中,是否包含杜撰孟获碑文为孟获“平反”这样的“发明”。因为,单就他杜撰碑文以吸引游客的做法来看,实在看不出其中有多少“严谨”的成分。
尽管李国强声称自己的碑文是结合史料和民间传说而写成的,但据陆良县文物工作者表示,该碑文来源并没有历史依据。不仅如此,就连被称作为“南蛮王孟获之墓”的那座墓葬,也纯粹是当地旅游部门为了增加本区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而附会的。李国强自己也承认,景区在山上找到了一处墓葬,为了开发旅游,就把该墓认定为“南蛮王孟获之墓”,“但并没有太多依据”。为了增加文化内涵,就将无主墓葬当作孟获的墓葬来“开发”,不惜欺骗游客——如此究竟有何“严谨”之处?
更具有反讽意味的是,被称赞为“严谨的科技工作者”的李国强,之所以杜撰孟获痛恨诸葛亮的碑文,并非出于对历史事实的严谨考证,并非是真正的还原历史,而是出于自己对历史人物的好恶。据说,李国强始“终认为,诸葛亮以南蛮叛乱为名南征,是‘强词夺理’,是找借口”。而孟获在当地一些人心目中的地位很高,近乎英雄,这才假托孟获之名杜撰碑文为孟获“平反”。完全按照自己的情感倾向,肆意曲解历史人物,还自以为是在“平反”——如此究竟又“严谨”在哪里?
诚然,《三国演义》写的“七擒孟获”是小说式的编撰,真实的孟获对诸葛亮究竟是敬还是恨,我们也许永远无从知晓了。如果作为一种文学创作,以娱乐大众的心态来给人们提供一个重新解构文学形象的视角似乎也并无不可。但作为一种杜撰古人的碑文,又没有特别说明,放在客流量大的景区里,却无疑是把个人对历史人物的好恶感情强加在游人身上,这不但是对游客的欺骗,更是对历史人物的恶搞。
景区的文化内涵要靠自身的历史文化积淀,作为一种资源,可以挖掘和整理,但却不能凭空捏造。任何肆意杜撰的所谓“文化”,都是对文化的破坏,而且这种杜撰越是“严谨”,对文化的破坏就越是严重。这些年,打着“严肃考证”的旗号大肆制造假古迹和假文化蒙骗世人、破坏文化的事情,我们经历的还少吗?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