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六次荣膺全国双拥[ShuangYong]模范城称号,从市到县全部获得省双拥[ShuangYong]模范城(县)称号……坚持执着的共建信念,合肥创造了拥政爱民、拥军优属的辉煌一页。 copyright dedecms
秉承优良传统,近年来,合肥市[HeFeiShi]沿着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路子,构建“六纳入”式双拥[ShuangYong]新格局,不断加大对国防设施建设[JianShe]的投入,倾心解决部队[BuDui]官兵急忧愁难,军民共建共享,谱写了军地和谐、共同发展的新华章。 dedecms.com
“六纳入”成就新格局 dedecms.com
6月16日晚,吃完晚餐,住在合肥市[HeFeiShi]光荣院的抗日老战士李凤英回到房间,看起电视。“这儿生活条件很好,我很满意。 ”李凤英告诉记者,光荣院给自己安排了专人护理,照顾非常周到。去年,合肥市[HeFeiShi]投资近400万元,对光荣院进行改扩建,完工后的光荣院居住和辅助用房齐全,还专门设置了文化活动室、健身室等休闲场所,并针对老年人和残疾人特点配置无障碍设施。如今,30多位重点孤老优抚对象在焕然一新的光荣院中安度晚年,“未来还将有更多孤老优抚对象入住。”合肥市[HeFeiShi]双拥[ShuangYong]办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光荣院建设[JianShe]是合肥市[HeFeiShi]在“六纳入”式双拥[ShuangYong]新格局下,为重点孤老优抚对象办的实事。近年来,合肥市[HeFeiShi]各级党政领导把双拥[ShuangYong]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形成了“六纳入”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新格局。双拥[ShuangYong]工作被纳入党委、政府工作目标责任制,成为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工作安排被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BuDui]建设[JianShe]的总体规划,并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地方支持国防建设[JianShe]经费被纳入财政预算;改善驻军生活条件被纳入地方民生工程范畴。 内容来自dedecms
“要始终把有利于军民融合、军民一致、军民一体、平战结合贯彻于双拥[ShuangYong]工作全过程,把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作为军地的共同责任,统一谋划部署,同步落实。 ”合肥市[HeFeiShi]委主要负责人说。真情催生责任。在合肥市[HeFeiShi]各级党政部门的支持下,驻肥部队[BuDui]设施建设[JianShe]、训练水平等随着合肥市[HeFeiShi]的大建设[JianShe]、大发展同步提高。 2010年,合肥市[HeFeiShi]财政投入资金7000多万元,支持合肥警备区、武警支队、消防支队和边防检查站等部队[BuDui]训练基地、军事设施建设[JianShe],大大提升了部队[BuDui]训练水平。为方便驻军军事行动,合肥市[HeFeiShi]还投资近6000万元对驻军比较集中的黄山路、贵池路、西二环路等路段进行维修,确保部队[BuDui]战备和训练的道路通畅,并积极帮助省预备役师、省消防总队、省边防总队等解决近300亩军事用地,减免相关用地费用约800万元。 本文来自织梦
围绕建立双拥[ShuangYong]工作长效机制,近年来,合肥市[HeFeiShi]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落实义务兵优待金,加强国防设施的维护,确保随军家属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权利。真抓实干赢来充分肯定。 2010年,合肥市[HeFeiShi]及下辖三县全部获得省双拥[ShuangYong]模范城(县)称号,成为全省唯一的从市到县全部获得该项荣誉的地区。 copyright dedecms
解忧难情暖子弟兵 本文来自织梦
年近40岁的军嫂曹霞如今在合肥市[HeFeiShi]包河区芜湖路街道银河社居委工作,每晚看着丈夫和孩子吃上自己做的可口饭菜是曹霞一天中最心满意足的时刻。 “是政府对军属的照顾让我们一家告别了两地分居。”曹霞的丈夫在省军区机关工作,而她本人原来在颍上老家当教师,2007年,合肥市[HeFeiShi]包河区专门面向军嫂招聘社区协理员,曹霞得以与丈夫团聚。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千方百计安置随军家属和下岗军嫂是合肥市[HeFeiShi]拥军工作的亮点,每年都有不少军属因此受益。去年,合肥市[HeFeiShi]通过省、市、区三级联动,向军嫂们提供了100个公益性岗位,并出台随军家属生活补助政策,对700多名未就业随军家属每月发放320元生活补助。市人社部门联合民政部门每年举办两次军嫂专业技能培训班,近年来累计培训800余人次。在此基础上,每年召开两次军嫂就业招聘会,今年提供了100多个岗位供军嫂挑选。为进一步解决官兵的后顾之忧,合肥市[HeFeiShi]多方保障军人子女入学,近年来,共照顾800多名军人子女跨区就读,并为军人子女减免各种费用200多万元。 dedecms.com
抚恤补助、转业和退役安置是部队[BuDui]官兵关注的重点。合肥市[HeFeiShi]积极建立抚恤补助自然增长机制,确保优抚对象达到或高于当地群众平均生活水平。 2010年,合肥市[HeFeiShi]市、区两级财政共发放优待金3631万元,三县四区普遍建立了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制度和医疗补助制度。对在部队[BuDui]服役时间长、贡献大、实际困难多的退役士兵,合肥市[HeFeiShi]实行计划安置,同时,采取多渠道解决退役士兵就业。自谋职业的城镇退役士兵给予一次性补助7万元,去年累计发放8662万元,自谋职业率超过80%。 copyright dedecms
共建设[JianShe]同心促和谐 dedecms.com
“法律援助站帮了我大忙。 ”6月13日,合肥市[HeFeiShi]边防检查站战士小李告诉记者。小李的父母在其入伍前离异,随后又产生财产纠纷,争执不断,让小李牵挂不已。了解情况后,合肥市[HeFeiShi]司法局与边检站共同建立的边防法援工作站主动提供咨询,并联系协调小李家乡的司法和民政部门,为解决问题提供法律帮助,终于成功调解了小李父母的纠纷。 copyright dedecms
通过军民共建,边防法援工作站成为维护部队[BuDui]和军人家属合法权益的法律援助平台。合肥市[HeFeiShi]城管局和解放军炮兵学院则联合成立教育培训基地,对城管执法队员进行训练。 2010年,部队[BuDui]帮助城管局培训4期共400名城管执法人员。 “通过军事体能培训,队员的纪律观念、团队精神等多方面素质都明显提升。 ”合肥市[HeFeiShi]城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dedecms.com
近年来,合肥市[HeFeiShi]不断丰富共建内容,提高共建水平,军民共建对子已达600多个。在多种多样的共建活动中,“合肥繁荣,驻军有责”的观念,在驻肥部队[BuDui]官兵心中扎下了根。官兵们主动参与到合肥大建设[JianShe]中,为合肥的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据统计,近年来,驻肥各部队[BuDui]共投入60多万个劳动日,出动车辆5700多台次,参加地方工程建设[JianShe]79次,完成急难险任务560多次。在构建和谐合肥和新农村建设[JianShe]中,驻肥部队[BuDui]发挥技术优势,开展“信息带建”、“技术扶贫”、“智力扶贫”等帮建活动。 2010年,驻肥部队[BuDui]参加公益性活动14896人次,组织官兵无偿献血4151人次,义务为群众办好事4859件,捐助灾区和贫困地区335万元,建立扶贫帮困点733个,资助贫困学生1774人。(汪国梁) 本文来自织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