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在推进和深化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工会的积极作用
2009-05-15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上海市总工会副主席 肖堃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回顾总结推进厂务公开工作10年来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是很有意义的。10年来,在上海市委的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两办通知'精神和全国厂务公开协调小组提出的各项要求,紧密结合上海的实际,拓展公开领域,深化公开内容,创新活动方式,强化工作实效,持续巩固深化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tujian.org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持续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上海市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我们始终坚持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自觉服务于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建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序推进。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起步及全面推进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98年至2001年,我们围绕上海市国有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这个中心,明确厂务公开的目标指向是落实党的'依靠'方针,扩大职工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构筑依靠职工办企业促改革的动力机制,完善企业管理监督机制和利益协调机制。厂务公开的推进重点放在加强厂务公开工作制度和职代会制度建设,强化对企业重大决策和经营管理事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事项的公开。通过努力,厂务公开工作在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事业单位得到全面开展,企业重大决策和改革方案、企业重要的经营管理活动,如大宗物资采购、工程招投标等事项的公开,基本实现了制度化,广大职工在改革中的地位及作用发挥得到了较好的保障,厂务公开促进了上海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平稳推进。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二)巩固规范拓展延伸阶段。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2年至2005年,我们围绕上海加快建设'四个中心'的战略目标,充分发挥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在服务国企改革,促进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完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市总工会与市国资委在共同调研的基础上,联合制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民主程序的若干意见》,明确国有企业改制必须遵循八个民主程序,对改制方案、企业资产评估、债权债务和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必须实行公开,并经职代会审议或审议通过。针对非公企业种类多、差异大的特点,我们设置了'高、中、低'三种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工作标准,同时,要求所有非公企业都要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六个方面情况实行公开。目前,上海市非公企业实行'六公开'已达70%,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比较有效的维护。着眼于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以及管理水平的提升,我们把推进国有企事业单位重大决策科学化、分配制度规范化、干部管理民主化、干部廉洁自律报告制度化、经营管理重点环节程序化,以及大宗物资采购、工程招投标等重大经营管理事项公开化(简称'六个化')作为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重点,持续推进,并要求基层单位将'六个化'加以细化,促进企业管理制度完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根据国有企业、改制企业和非公企业的不同特点,分类分层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提高了工作的实效性。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纳入了企业管理的制度体系,促进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规范国企改制的民主程序,以厂务公开制约暗箱操作,保证了国企改制的平稳推进,促进了上海市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保障了职工的合法权益:'六公开'则成为非公企业实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突破口,为进一步深化发展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三)发展创新持续深化阶段。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6年以来,我们围绕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和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的要求,把解决影响劳动关系稳定和谐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新形势下深入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重点。围绕职工最关注的收入分配问题,我们与市纪委、市国资委等部门共同下发多个文件,明确要求企业工会和职工代表要加强对企业薪酬分配的源头参与,工资专项协议必须提交职代会审议通过,经营者收入增长应当以职工收入增长为前提。这些规定和要求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企业薪酬分配制度的完善,促进了职工劳动热情的提高和工作积极性的发挥。我们根据上海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加大了区域性、行业性、商业楼宇职代会以及其他民主管理制度建设的推进力度。与此同时,我们又将职代会制度和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三方协商、劳动法律监督等四项制度有机整合,形成了区域性协调劳动关系的'四轮联动'机制,促进了和谐社会和基层民主建设。目前,我们正在进一步深化对'四轮联动'机制的研究,创造条件,逐步在全市推广,拓展基层民主建设的新领域,形成基层民主管理的新格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二、注重基础建设,着力破解难题,强化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作用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抓好职代会制度建设,夯实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基础。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职代会是实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主要载体。近10年来,我们在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过程中,始终把职代会制度建设作为一项战略工程,抓建制,促覆盖;抓规范,促提高;抓创新,促发展。以职代会制度建设的全面进步,推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持续深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经过不懈努力,上海市国有、集体及其控股的企事业单位已经全面建立了职代会制度。全市65%的非公有制企业建立了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其中规模较大、职工人数较多的企业采用了'以实行职代会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两项制度作为主要实现形式,以其他与企业相适应的民主管理形式作补充的'2 X'模式'.针对众多非公企业规模小、人数少、难以在企业内部建立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实际,上海市较早地探索推进了区域(行业)职代会,目前全市通过联合职代会形式覆盖的小企业已达4万余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全面推进建制的基础上,致力于职代会职权建设和工作制度建设。我们强调,所有企业必须坚持实行企事业单位重大决策向职代会预告制,涉及职工切身利益重大方案经职代会审议表决制,职代会民主评议不合格领导人员免职建议制等'三项刚性制度',以此确保职代会职权落实。与此同时,为了使职代会制度体系更加完善,促使职代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在全市全面开展职代会工作制度建设,着力推进职代会提案制度、职代会巡视检查制度和职代会质量评估制度等六项制度,有效地提高了职代会的运行质量。加强职代会制度建设,为企事业单位切实有效地实行厂务公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保证了公开的及时、真实和有效,保证了厂务公开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二)聚焦职工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增强厂务公开针对性有效性。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们坚持将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厂务公开的重点,以此提高职工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与职工切身利益最密切相关的是收入问题。针对职工希望能够共享企业发展成果,希望领导干部的收入公开、透明、合理的愿望,我们以积极稳妥的方式大力推进领导干部收入公开,以有人管、有方案、有程序、有挂钩、有考核、有监督为原则,规范领导干部收入及收入报告制度。'六个有'的广泛推行,促进了企业领导人员薪酬分配制度的规范和完善,更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督促企业领导人员重视职工收入同步增长的作用。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实行领导干部收入公开,逐步建立了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职工的合理利益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切实落实职代会对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评议监督权,也是广大职工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们在专题调研的基础上,与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国资委党委联合下发了加强职代会民主评议制度的文件,明确将企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分别作为职代会民主评议的对象,细化了评议的内容、方法和程序,明确把职代会评议纳入到干部组织考核体系之中,赋予职代会对无记名测评中称职率低于60%的领导人员,向干部主管部门提出撤、免建议的权利。民主评议工作的持续推进取得明显成效,职工反映,通过强化职代会民主评议,促使领导干部增强了群众意识、民主意识,更加重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更加主动地为职工谋利益了,职工的气更顺了,心更齐了,劲更足了。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三)强化职责分工和监督检查,发挥长效机制作用。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保证厂务公开制度落到实处,我们着眼于长效工作机制建设,一手抓厂务公开责任制的制定和实施,一手抓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市总工会与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国资党委联手制定了本市的'厂务公开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办法',明确了'党委是第一责任人,行政是第一执行人,工会是重要的推动促进者,组织、纪检部门是重要的监督检查者'的职责定位,并规定了具体的职责分工,同时强调对违反厂务公开规定、侵犯职工合法权益、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影响企业和社会稳定的企事业单位和有关人员要实行责任追究。各地区、系统也普遍建立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的建立,一方面为各相关组织和人员明确了职责,另一方面也对各级干部形成了威慑力,减少了推诿扯皮和形式主义。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们在强化责任意识和职责分工的同时,每年定期开展大规模、多层级的厂务公开调研检查,要求全市所有的企事业单位组织自查,自查率要达到100%,各地区、系统厂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安排互查,实施面不少于30%,市级和各地区、系统厂务公开领导小组组织抽查,抽查比例达到10%,互查和抽查的结果以书面形式予以反馈,督促被检查单位制订整改措施。经过几年的努力,自下而上的多层级的定期调研检查制度已成为推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长效机制,其作用日益明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三、发扬优势,体现特色,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国工会的性质决定了工会组织在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上海市总工会在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中注重发挥工会优势,努力体现工会作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加强培训、推广典型,努力提高广大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能力和素质。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职工群众是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主体,职工代表的素质决定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质量。我们先后组织实施了全市30万名职工代表的企业管理和民主管理知识大培训;试点推广了基层单位职工代表'直选制'、'竞选制'、'述职制'、'奖励制'等成功经验。大力推行职代会提案工作制度和职工代表巡视检查制度,总结推广基层单位'人人成为经营者'的成功经验以及职工代表旁听行政办公会议等经验做法。通过组织职工代表参与民主管理的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切实发挥代表作用,进而促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二)争取领导、主动协调,促进工作合力的形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作为厂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海市各级工会抓住机遇,主动争取领导和支持,积极推进长效工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从市级层面,我们已形成了'四个一'的工作机制,即每年召开一次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重点工作,确定工作计划;每年召开一次全市性的工作会议,总结交流经验,部署推进工作;每年开展一次调研检查,由领导小组成员分别带队,深入基层督促工作落实;每年对整体工作进行一次通报,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对策。各地区、系统也结合各自实际,建立健全了长效工作机制。同时,市总工会还借助厂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这一平台,加强了与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的联系,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共同就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对策意见。近年来,市总工会与这些部门先后就建立厂务公开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办法、规范企业薪酬分配、规范国有企业转改制民主程序、实行职代会民主评议领导干部、推进非公企业民主管理等重大问题联合开展调研,联合制定文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显著提高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有效性,工会组织的作用也得到了充分发挥。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三)创新工作载体,打造工作品牌。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上海市总工会在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创新具有工会特色的活动载体,努力提升工作的影响力。我们开展了两年一度的'职工信赖的经营(管理)者'评选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弘扬以人为本的理念,推进民主管理的实践。我们还开展了两年一度的'职工满意企业'评选,通过引导企业关注职工满意度,帮助企业自觉实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上述两项评选,已成为上海市工会的工作品牌,有力地推动了基层企事业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新的形势对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新的任务,巩固深化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以纪念厂务公开推行10周年为契机,认真总结成功经验,深入分析存在问题,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努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持续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为促进上海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作出新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发改委公布4万亿投资构成及中央投资项目最
    ·中组部:今年选聘大学生“村官”两万名
    ·中宣部公布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杨洁篪谈温家宝总理出席第十一次中欧领导人
    ·李克强:不失时机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国目前过半乡镇已完成和正在进行机构改革
    ·吴邦国与意大利参议长举行会谈并签定期交流
    ·财政部发改委发文为节能空调设最高限价
    ·就媒体报道美军有关人士涉华言论,外交部发
    ·中国四万亿投资进展迅速 中央投资已完成44%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