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贵州黔东南州州委书记廖少华谈网络问政重要性
2009-08-18

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专栏,以一种全新的民主议政、问政方式,打破了传统社会架构下的沟通壁垒,畅通了广大网民的诉求渠道,成为决策层与民沟通、解难释惑、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窗口和平台。黔东南是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自然生态良好,原生态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当前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确保社会和谐稳定,显得十分重要。自2008年7月以来,人民网通过《地方领导留言板》给我留言共计157条,我给网民回复共计157条,回复率达100%,落实网民诉求问题93个,吸纳网民决策建议44条,有效地畅通了广大网民与决策层的沟通渠道,有力的促进了社会和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带着感情沟通,密切党群关系。诚信为政,可以取信于民。繁忙的政务工作之余,本人都要抽出一定时间,浏览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专栏,密切关注网民言论动态,对网民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梳理。在处理和回复网民留言过程中,始终坚持换位思考,做到坦诚交流、取信于民。网民的每一条留言本人都认真对待,大多都是先批转给有关部门进行处理。同时要求参与处理的有关人员一定要带着感情、实事求是、公平公正的处理。对网民合理的诉求和意见,及时督促办理落实,做到取信于民;对不合理的诉求和意见,我们认真做好解释,争取网民的理解;对个别心存怨气的网民,我们主动沟通,耐心细致地解释,及时有效地消除怨气和化解矛盾。如2008年11月28日,一名署名为“下岗工人”的网友在留言中写道:“我是XXX厂的下岗职工,今天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拨通了您在网上留的联系电话,想向您反映我受的不公,虽没有和您通上话,但我还是很欣慰和感动。因为我在电话里得到了工作人员很好的答复和指导,从您身边工作人员的态度,就知道您是一位为老百姓主持公道的领导,我相信所受的不公会得到解决的。”

创新工作机制,认真开展办理工作。“网络问政”是决策者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方式,容易听到真话,了解到实情。自2008年9月开始阅览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专栏网民留言以来,为确保把群众的诉求办理落到实处,我们注重工作机制创新。一是明确科室负责。网民留言的办理,从收集、整理到处理、督办,各个环节都安排专人负责。二是完善办理制度。为了使网民留言办理工作不流于形式,我们制定了办理工作原则、工作程序、业务流程,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对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及时召集相关部门研究,认真加以落实。三是建立督办制度。对网民反映的问题,及时转交相关部门办理,并对办理情况进行跟踪督办。对复杂问题的办理,采取实地督查、明查暗访、见面约访、电话回访等方式进行落实,确保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四是明确办理时限。能立即办理的及时办理,一般件在10天办结,复杂件力争在30天办结。通过对网民的留言处理,一批关于整脏治乱、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移民搬迁等突出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如2009年2月,一位署名“下司”的网民留言反映我州XX县XX镇XX村移民搬迁工程进展缓慢,引起了我们的高度关注,责成州委督查室督办。经调查,工程进展缓慢是由于上级帮扶资金有限、部分群众筹资困难等原因造成。州委、州政府在第一时间内责成州县有关部门及时协调解决。通过采取有效措施,短时间内完成了工程任务,移民搬迁户喜迁新居,得到当地群众的称赞。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探索“民主新路”的沉痛教训
    ·广东惠州高官集体约见网友 直面网络问政
    ·全总通知要求企业改制须经职代会通过
    ·贵州黔东南州州委书记廖少华谈网络问政重要
    ·“网络问政”已得广大网民认可
    ·江西省委书记苏荣:“网络问政”是坚持党的
    ·网络问政不虚拟须有机制保证
    ·杭州“酒后代驾”再度风行 人手不够厨师来
    ·江西"网络问政":叫好之外的几点期待
    ·“7.5”一线慈善日记:民族互助一幕幕 怎不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